2022年西北方位风水, 风水方位图解
2023-10-26 01:39:25 2
河北省高邑县原县委书记崔欣元
堵百姓的路放飞机
只为“高升”
这风景出现在河北省高邑县县委大院门前,只见一架退役歼6歼击机被高高立起,作振翅欲飞状,而飞机好巧不巧偏偏要立在路中间,将一条百姓日常通行的大道,给堵的死死的。

这就是当地原县委书记崔欣元的杰作。有大师指点其称,如果县委大院门前竖起一架飞机,再开凿两个水池——太阳池和月亮池,就能形成一块风水宝地,有“日月同辉,一路高升”之意。而就在“风水宝地”建成不久之后,这位书记便被免去了党内外一切职务,最终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 (来自度娘)
这是一位纯粹的风水大师,一位脱离低级趣味的风水大师,一位有益于人民的风水大师。布了一个小局便铲除了当地为祸四方的贪官污吏,再次为这位充满正义的风水大师点赞。
这正是一念物转心即迷,大师谈笑布反局。善恶到头终有报,书记飞进二监狱。

一、朝向对房子有什么影响?
朝向影响房间的采光、温度,还会影响购房者的居住舒适度。各种朝向对房间的影响不同,具体如下,仅供参考。

二、房屋朝向怎么看?
判断房屋朝向的方法有三种,看户型图,看沙盘,找参照物。
1.看沙盘
看懂售楼处的沙盘,可以对整栋楼的朝向和采光有基本了解。项目沙盘中会有指向标及整个小区的规划,楼体位置及小区绿化一目了然。
用指向标确定楼栋大致朝向,观察楼体四周有无大型建筑,以免朝向很好,但被其它物体遮挡。购买低层房屋的购房者,还要问清楼间距,楼间距过小会缩短房间的正常采光时长。

2.看户型图
户型图可详细分析各功能间的朝向情况,也可对房屋的进深做出判断。房屋的进深影响室内采光,进深不能过大,进深过大户型会很长,处在中间的厅室采光将不足。
以上图户型为例进行分析:
根据指南针的方位可判断全南户型,且方位很正。两个卧室及客厅都是正南朝向,采光充足。卫生间及厨房朝西向,下午光线充足;餐厅朝东向,早上光线良好。该房进深比例适中,对室内采光基本没有影响。
3.找参照物
若在售楼处看实体样板间,可选择参照物辅助判断房子的大致朝向,如马路、太阳、地铁站等。白天去看样板间,也可直接观察房子的采光。
每个功能厅的用途不同,对于朝向的需求也不一样,购房者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朝向的房子。
资料来源:链家网综合整理买新房,房屋朝向对你有什么影响?(链家网)

风水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它涵盖了地理、建筑、环境、哲学、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
1. 地理:风水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因此地理成为风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风水师需要熟悉山水地貌、气象变化、地势走向、土质、水流等地理因素,以了解环境的特点及其对人的影响。
2. 建筑:建筑是风水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风水师需要了解房屋的结构、设计、布局、颜色、装饰等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来判断房屋是否符合风水原则,并提出改进方案。
3. 环境:环境包括周围的山水、道路、公园、花园、河流、湖泊等。风水师需要考察这些因素是否符合风水原则,以确定环境是否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和发展。
4. 哲学:风水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在风水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风水师需要了解这些哲学思想的精髓,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5. 文化:风水作为一门传统文化现象,它的理论和实践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风水师需要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以便更好地理解风水的本质和应用。
所以可想而知,很难单从一个点或个方面来说明,再者,风水本来就是一门高深的科学,”葬乘生气“,一个好的地方本身就是一个好的能量场,受好的能量影响,自然就能六畜兴旺。
不能说科学上检测不到它的存在就说它不存在,那空气你看的见吗?风你看的见吗?
但它们确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风水也是如此。

“风水是磁场”很多书上都这么写,几乎所有的风水大师也都这么说。
但是这纯属胡说。因为宇宙的阴阳冲和之气到了地球之后,它的基本规律是从上向下运动。但是它落到地面以后,或者渗透到地层以后,因为地球第一自转,第二公转,自转会产生一个偏转力。磁力的作用方向会严重影响阴阳冲和之气的运动方向。知道了磁场的方向就能搞明白阴阳冲和之气的运动方向。所以说用罗盘看方向,只不过是想用罗盘来看磁场的方向,以此来判断不同方向山上和水里来的阴阳冲和之气的运动方向是什么。为什么要知道它的运动方向?
因为我们要找的就是阴阳冲和之气,只有知道它的运动规律我们才能找到它。地球的磁场是我们用来判断阴阳冲和之气在不同的地形地貌条件下的运动方向。也就是说磁场只是个工具(或参照物),磁场不是风水。那你想想,所有搞风水的大师是不是都在胡说八道,大师们就是按照自己的想象力来胡说八道。
大师们以为看风水要用罗盘,看罗盘是利用磁场,然后就说风水是磁场,这是一种非常荒谬的思维方式。易友们可以想想,这么一帮子人,怎么能找到风水的真理性规律?如何能让大家承认你们的风水是科学?你们自己连风水是个什么东西都没搞明白,还想让全社会承认风水是科学,凭什么啊?因此说,只要那个大师说“风水是磁场”,那么毫无疑问这个大师是骗子。
如果说风水是磁场的话,你在家里布个磁场的局,你不就马上可以变成“特朗普”式的人物了吗?所以说“风水是磁场”纯属胡说。

摘要:生肖龙在中国有着“王”的象征意义,而属龙的人性情豪爽,为人很真诚,很有正义感,事业心很重,那么属龙的人办公桌怎么摆放有利于事业运势的提升呢?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了解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属龙办公室座位朝向
1、属龙的女性,办公桌的摆放位置最好是坐西南朝东北,坐东南朝西北。
2、属龙的男性,办公桌的摆放位置最好是坐北朝南、坐西朝东。

属龙的办公室风水布局
1、壬辰年属龙的人办公室风水结构
此年出生的属龙人其财位在西朔方位,他们可以选定将自己的办公桌摆放在办公室内的西朔方位是一个不错的选定,若是能够选定位于公司内西朔方向那会是更好。
另外壬辰龙为行雨之龙,五行属水,因此此年出生的属龙人可以考虑在办公室内摆放与水相关的摆放品,会让自己的财运和事业运都有所进步。
2、甲辰年属龙的人办公室风水结构
此年出生的属龙人其财位在正东方位,因此他们可以将自己的办公桌摆放在办公室内的正东方位。
另外,甲辰龙为伏潭之龙,五行属火,此年出生的属龙人在布置办公室的时候,可以将办公室的主色调布置成血色或淡血色等,这样对自己的财运和事业运都有所赞助。
3、丙辰年属龙的人办公室风水结构
其财位在东南方位,于是丙辰龙需求将办公桌摆放在办公室内的东南方位,财源天然会滚滚而来,此外,丙辰龙为天上之龙,五行属土,因此,对于丙辰年出生的属龙人来说,可以考虑在办公室内摆放一尊小假山,如“泰山石敢当”等,对本身的财运、事业等都非常有赞助。
4、戊辰年属龙的人办公室风水结构
此年出生的属龙人其财位在正朔方位,于是属龙人可以将办公桌摆放在办公室内的正朔方位,这样会让自己的财运变得更好。
此外,戊辰龙为温情之龙,五行属木,他们可以在办公桌上摆放少许花卉,来给自己增加运气。
属龙的办公室吉祥摆件
1、富贵竹招财
属龙的人性格比较急躁,因此最适合在办公桌上摆放一盆小型的绿色的植物,例如富贵竹等室内植物。
富贵竹又被称为“万年竹”。同样有着吉祥的名字,“富贵”自然代表财运了。它的叶子颜色浓绿,生长旺盛,长势也比较好。它呈塔形,也叫做“开运竹”。放在办公室中,既好看又能招财。
2、貔貅招财
貔貅,又名天禄、辟邪、百解,貔貅身形如虎豹,首尾似龙状,色亦金亦玉,肩上有一对羽翼却不可展,头生一角并后仰。
貔貅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貔貅凶猛威武,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
传说貔貅触犯天条,玉皇大帝罚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财为食,吞万物而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从此貔貅就被视为招财进宝的祥兽了,所以属龙的办公室吉祥摆件适宜摆放貔貅。
3、黄、白色吉祥物
属龙人可以选择在办公桌上摆放黄、白色系的吉祥物,这两种颜色的风水吉祥物也能够很好的使其发挥催动事业运的作用。
4、发财树招财
发财树首先名字就非常符合招财的意向,而且符合我们中国人讨口彩的喜好,发财树的寓意也是非常吉利的,在风水里有着招财旺运的意思,这样能带来财气和福气,所以发财树非常适合摆在办公室里,不仅观赏性强,还能招财纳福。
5、金蟾招财
传说中,金蟾是个妖精,后来改邪归正,口吐金钱救济百姓。从那以后金蟾就是财富的象征了。人们在雕刻金蟾摆件的时候,喜欢在金蟾的嘴上雕上一块铜钱,有吐钱的意思。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金蟾的摆放中,需要嘴巴朝室内,才能让财运源源不断。如果嘴巴朝室外摆放,会将财运送出。

告别最苦、最惨的2021年,2022年应该会更好,或者至少比2021年好。这是新年很多人的美好愿望,也是一种期许。
但事实上,2022年到底会如何?似乎眼下局势看,2022年其实并不乐观。
都知道,“信心就是黄金”,但此刻,面对2022年地产全面回暖的信心,我们似乎并无绝对底气。
大面上,得看中国经济全局,因为房地产身处中国经济大背景下,一旦中国经济整体下滑,房地产也很难“独善其身”不受影响。
问题是,2021年中国经济GDP预计在8~8.5%,但2022年GDP目前国内乃至全球机构预测都在5%到5.5%,对不之下,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整体下滑3个点,3个点在全球并不低,但对中国而言,3个点的降速很恐怖。
也某种程度上,意味着2022年整个中国经济面临收缩和内在深度调整的压力,这将从外围直接或间接对房地产产生全方位影响。
房地产长期还是10万亿+行业,这是业内共识了,但短期看这2、3年却是“调整年”,“规模收缩年”,网上有人说规模收缩40%,这过于夸张了。毕竟2022年中央政策是一个“稳”字。
行业规模2022年大跳水,政府会让么?2022年房地产究竟如何走向?笔者结合总结为10大判断。
判断1 房地产新走向2021年高开低走,2022年低开高走
2021年房地产可以总结为“冰火两重天”,走向是一条“高开低走”的曲线。
上半年,房企销售大涨,拿地热情火爆;下半年,销售、拿地、融资等瞬间入冬。
上半年百强房企平均业绩增长36%,类似金地、美的置业很多业绩增幅在60%以上,而7月份瞬间从火山进入寒冬,业内形容“一秒入冬”!
而后连续单月同比下降30%左右,持续半年成交低迷。
另外不仅仅是销售显著下滑,下半年7~11月房企融资同比下滑40%。
2022年楼市是一个什么曲线了?
预计走出2021年迥然不同的相反走势,即开启“低开高走”的曲线是大概率事件。
即2022上半年房企销售依旧是困难阶段。
房企真正要活下去,要稳住,要看2022年三季度,尤其2022上半年偿债高峰之后,看房企压力是否减轻?
反过来,假定2022上半年业绩不乐观,那么2022下半年就必须强制回暖,否则全年销售额就会大跳水,那么中央政治局2022年楼市“维稳”的基调和定位,就会面临挑战!
所以,即使上半年不乐观,但三季度或许会出现转机(人为的)!
应该说相对2021年下半年按揭额度和开发贷额度用尽的乏力感,2022年上半年虽然银行两大额度开启充沛,但关键当下房地产资金最大来源即销售方面“购房者观望心态”、“担忧心态”依旧严重,消费者即使按揭额度有,也不愿当下出手买房!
总结下来,上半年“低开”有四个理由:
其一,房产税的试点城市、征税细则的“靴子”还没落地。
虽然房产税长期来讲并非降房价,但眼下这个节骨眼,却是最有杀伤力的时候,房产税最大的威力正是目前“将出未出”的阶段,因为它让大多消费者一起“等待”刀落。
其二、2021年成为房企爆雷年,尤其是头部恒大的爆雷引发全行业、全社会的关注。
加上2022年政策调控大方针不动摇,购房者对房企尤其是民营房企的信用安全和能否正常交房,都存在极大的担忧和怀疑。
所以,今天单纯的降价拉升业绩的方法已经行不通,房企2022上半年买房信心依旧短期“不足”。
其三、有人说,去年11、12月政策不是在“回暖”,2022年应该看多。
但所谓回暖只是地产销售朋友圈的“一厢情愿”,综合看更多是一种政策微调和修复,并没有改变调控的基本面,整个调控的定调还是一个“严”字。
目前共识是“政策底”已到,但要明白的是,政策底到市场底之间还需一段时间。
其四、房企在2021年都在力求活下去,所以节流严重,所以严控甚至不拿地,减少新开工……这也直接导致2022上半年的“供给”减少。
所以,以上4个方面消化还需要时间,加上2月春节传统淡季,疫情也在反复,所以2022年整体上半年销售“并不乐观”。
因此,2022年楼市整体或将走出“低开高走”的局面!
当然,下半年能否高走,最终还看“政策”的方向。
判断2 政策预判政策回暖是托底而非刺激,地方适度放松
房地产是“政策市”,在2021年应该体现的“最为鲜明、最为典型”。
2021年调控达到历史空前。
累计看,2021年年内累计房地产调控次数高达586次,2020年同期则只有458次,预计2021年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将刷新历年最高记录!
对于11月、12月政策暖风吹以及2022年楼市政策如何预测?对此,笔者总结3点。
其一、11月、12月虽有政策暖风风,但并非意味着楼市大回暖,大刺激,很多地产人有点异想天开,年底的政策暖风,本质还是“政策托底”而非“刺激”。
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是对之前政策过猛、叠加效力过强的一些局部修正,这也反向说明政策的PDCA动态调整速度之快。
其二、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楼市整体一个“稳”字大基调,且首次提出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以及“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2点,这意味着:
一则未来楼市政全局就是“严+稳”2个字,而地方政府则是一个“活”字,这个组合就保持了调控刚性和灵活性的结合。
即相对过去,中央强调地方政府有了更大的地方政策灵活性,因城施策的自主性增强了,适宜性更强,但同时大面上,即使2022年GDP显著下滑,房企继续暴雷不断,但也要放弃类似过去楼市寒冬4万亿刺激大幻想。
二则“稳”字的涵义应该是多方面的。比如房价“限涨和限跌”会并行,这是稳;比如调控大严厉与小微调会并存,这也是稳;
比如2021年基于保交房的过严预售资金监管或许有望在2022年得以微调,即既能保证交房又能不因为预售资金监管额度过多和管控过严,导致房企资金痛苦,这也稳。
三则2022年政策调控严厉不变,但局部微调,阶段性回调也是必然。比如一项针对房企高管的抽样调查发现,48%调查高管认为2022年房地产政策将适度放松,而41%认为调控政策2022年会基本不变。
其三,目前都认为政策底已现,但市场底还未到,目前预计2022年3月触底,6月企稳恢复常态已经是比较乐观的判断。
判断3 行业蛋糕2022年商品房销售额下滑10%左右
关于每年房地产销售额的预测,都会有一个误判。
即出现连续3年——“年年说到顶,年年创新高”的笑话。
怎么看?
笔者以为这也没有什么。核心在于人性在面临不确定性和被打击时,会放大对未来悲观的情绪,而在现实中又会顽强的拼搏,最终在结局上超过年初的预期。
这2、3年房住不炒严厉调控基调下,所有机构都会相对悲观一些,所以每年末对下个年度行业蛋糕预判都会“保守”。
所以,这也出现了房地产近3年,“年年说到顶,年年创新高”的笑话。
看看史上最难的、最动荡,调控最严的2021年,同样也是如此。
202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7.4万亿,彼时预计都是下调5%到10%,但没想到202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竟然高达18.7万亿。
哎,又打脸了!
核心在于2021下半年虽然下降厉害,爆雷不断,但好在2021上半年房企高开猛涨,最终支撑了全年业绩总量进入18万亿的新高点。
但更长远看,叠加去杠杆,三道红线、融资收紧的政策大基调以及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未来中国房地产的趋势预期高位下行也是大概率事件。
未来几年,短期会有小幅波动,但向下趋势不会改变!
那么2022年房地产总盘子到底有多大了?目前主流研究机构都认为2022年将销售额整体适度下滑。
笔者盘点了一下:
标普信评认为2022年楼市在“三稳”政策下,全国房地产市场规模不会出现显著萎缩,预计2022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5%左右,价格小幅下降2%左右。
穆迪研判未来6-12个月融资渠道仍然偏紧,2022年全国合约销售额预计将下降5-10%,较穆迪此前下降0-5%的预期有所下调;同时,预计销售面积将继续下降,同时销售均价将持平,库存水平将保持稳定。
中指院预计,2022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将呈现“销售面积回落,销售均价平稳运行,新开工面积继续下降,投资低速增长”的特点。
预计2022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6.8%-8.3%,销售均价仍将保持平稳运行(上涨2.0%-3.5%),所以整体2022年商品房销售额将有所下降,但降幅有限。
社科院认为:2022年中国楼市将从整体降温转向分化回暖,预计2022年全国商品住房平均价格变动将在-3%至3%,商品住房销售面积变动将在-1%至-5%。
……
可以看出,目前全国大部分研究机构都是2022年房地产销售额会适度下降,但下降幅度预判基本都在10%跌幅线以内。
其次,如果从定量分析和房地产销量底层逻辑去分析,会有一个2022年预期销售下行的结论。
即通过一个大公式,即2022年销售额=全国可售库存*去化率来整体测算。
其一,2022年可售库存会整体减少。怎么算?
对此,来自“万虑拾得”做了一个测算:
首先,可售库存维度预计2022年可售库存减少已成定局。
即2021年末已开未售面积为10.6亿平方米(同比降13%),加上2021年末待开发土地面积为4.2亿平方米,按照容积率为3.0计算,所以2021年末总可售面积为23.3亿平米(同比降8%)。
那么只要2022年一季度土地市场不出现极大程度放量,那么2022年可售库存减少已成定局。
其次,去化率维度会略微下降。
即2020年整体去化率为百分之66.5%,2021年全年预计66.4%。考虑到当前供需双弱的市场格局,2022年整体去化率预计约65%。
整体计算下来,2022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5.1亿平方米,比2021年同比减少5%左右!
再换个视角,定性分析,2022年考虑到虽然货币供应量、信贷环境改善对市场与消费者购买能力会有所支撑,但依旧短期难改市场下行趋势。
即一方面房产税将发未发的观望强化作用,另一方面,2021年拿地量减少以及新开工的缩量将对2022年市场销售规模形成较少供给,导致整体2022年房地产市场销售前景依旧不容乐观!(的确,2021年10月新开工面积同比大幅下降33%,11月新开工面积下降21%。预计2022年的新开工面积不排除同比下滑20%以上。)
当然核心关键还要看三、四季度市场能否企稳回升,2022年下半年是变数很大。
但从整体维“稳+严”的大调控基调来看,初步预计2022年整年销售额大概率会走低,且降幅在10%以内,整体走势会大概率出现“先低后高”的走势。
判断4:百强座次榜巨变 不是PK业绩谁高,而是PK谁家跌幅最小
其实房企分化一直在继续,但2022年房企会遭遇可能行业业绩最大的业绩分化和百强座次调整!
这种分化和大调整笔者认为核心是2个大结构之巨变。
其一国进民退的结构大调整会在2022年显现的更鲜明,核心在于2021年的“拿地端,融资端”的大分化,会在2022年直接表现为“销售端”的大分化;
其二、高杠杆派和低杠杆派,这两派房企会产生大分化,即高杠杆是生死问题,而低杠杆是弯道超车的机遇期。
这两大结构之变,在经过2021年的“伏笔酝酿”后,会在2022年销售结果上显现,核心因为业绩分化是最鲜明的差距,最赤裸裸的百强新座次榜!
预计2022年百强座次表会有三大变化。
其一、央企国企会逆势显著增长。
这一轮无论是2021年第二轮、第三轮集中拿地的央企也国企胜出,还是12月公司债的央企国企高占比发行,加上消费者在民营房企频频爆雷后对央企国企的信任度更高。
因此,2022年不少央企国企的销售额会逆势增长,幅度在10%到20%。
其二,昔日高负债冲规模房企会继续面临2022年的业绩收缩,既受到三道红线去杠杆的深度影响,昔日高负债房企面临活下去、易爆雷的担忧。
2021年拿地更少,新开工减少,且战略上从全国化布局调整为聚焦优势区域的战场收缩后,2022年业绩会显著下滑,比如下滑20%甚至40%。
三高房企2022年业绩下滑是必然的,以至于2022年房企业绩PK的不是业绩高低,而是PK谁家跌的少,跌幅少。
最终,跌得少就算是“优秀房企”!
其三,已经爆雷和2022年新爆雷房企在2022年业绩会大幅度跳水。
核心在于一旦爆雷,无论老爆雷,还是新爆雷,
- 银行金融机构都会抽贷,
- 债权人会恐慌挤兑,
- 购房者会主动远离爆雷房企,
- 供应商会罢工,
- 评级机构会下调评级火上浇油
最终爆雷房企业绩会大跳水。
彼时,他们更多担忧其实已经不是发展问题,而是生死问题!
所以,2022年百强房企座次表会大幅度挪位和深度调整,一些百强房企甚至脱离百强榜单!
一个崭新的榜单,每个月座次巨变的榜单会“刀光剑影,叹息悲壮”!
判断5:行业出清与爆雷行业出清2022年继续,上半年爆雷声继续
笔者之前写2021年是爆雷年,目前看,2022上半年也依旧是房企爆雷高发期。
核心在于2022上半年房企“债务依旧高压”与“销售开源乏力”的冲突!
即眼下,其他隐形债务、表外债务先不说,都说2021年是美元债务高峰年,但事实上2022年债务更高。
以WIND为统计口径,2021年地产美元债到期总规模为586.3亿美元,而2022年地产美元债到期规模合计617.9亿美元,体量更大。
所以2022上半年偿债压力巨大、容易爆雷原因就在于
其一,2022年上半年为地产美元债到期高峰。
仅仅1-7月到期规模就高达462.8亿美元,占全年约70%。其中1月、3月、4月、6月、7月债券到期最为集中,单月到期规模均超过75亿美元。
比如2022年1月份是房企公开债务到期的一个小高峰,此外还有很多债券利息要集中在1月份兑付,因此1月份是个槛,不排除1月就会有民营房企出现公开债务违约的可能性。
其二,明年上半年房企销售回款会继续承压。
一方面绝不会像2021上半年的火爆销售,另一方面,加上2022年基于“保交房”、社会民生维稳方针的不动摇,预计预售资金严监管很难在上半年放松,所以留给房企可动用偿债的资金并不多。
事实上,就在昨天丁祖昱评楼市发布会上,房企预售监管资金中可动用的部分不到20%。
这以上还是美元债的高峰期,而且加上国内信用债,其他表外债,整个上半年房企资金压力可想而知的焦虑。
再加上各种融资渠道针对多数民营房企几乎都快堵死了,加上卖资产在眼下整体行业信心不足、缺钱背景下,差资产没人要,好资产打骨折出售又陷入双方博弈僵局很难成交……
所以眼下2022年上半年房企活下去急需的资金来源,依旧遇到了“卡脖子”。
一边是资金流入“受阻”,一边又是“债务”高峰到期,所以2022年上半年一部分房企爆雷就是“情理之中”了。
篇幅有限,至于2022年楼市判断6、到判断10,下篇继续分析,欢迎关注和讨论!
声明:本文来源“地产总裁内参”,对作者表示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