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名字
2024-02-22 13:16:25 1
朱元璋的名字
都各有一个名字
刘邦小名是刘季,别名有汉高祖、汉太祖、沛公。
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徐州丰县中阳里街道)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明太祖朱元璋的本名是
明高祖是朱元璋称帝后对父亲的追封朱元璋 庙号:太祖 即朱元璋是明太祖高祖和太祖,通常用在开国皇帝身上,略有区别。
庙号为高祖的皇帝,通常其在位时已经追封了他的某一个祖先为太祖(通常此祖先已有很高的地位和声望,被认为是家族兴旺的奠基人),当他驾崩后,后人便不能再追封为太祖,改为使用高祖。
比如李渊登位后,李虎(李渊祖父)被尊为皇帝,庙号唐太祖。 庙号为太祖的皇帝,通常是没有靠祖上的基业,较近的几代祖上也没有太显赫的人物,得天下后,同常被称为太祖。
比如刘邦,庙号为太祖,就是汉太祖(刘邦也有被称为高帝的说法,但高是谥号,不是庙号,不要搞错)。
另一个例子是,明太祖,朱元璋啦。

明朝皇帝名字
太祖,朱元璋,1368年-1398年,洪武
惠帝,朱允炆,1399年-1402年,建文
成祖,朱 棣,1403年-1424年,永乐
仁宗,朱高炽,1425年-1425年,洪熙
宣宗,朱瞻基,1426年-1435年,宣德
英宗,朱祁镇,1436年-1449年,正统
代宗,朱祁钰,1450年-1457年,景泰
英宗,朱祁镇,1457年-1464年,天顺
宪宗,朱见深,1465年-1487年,成化
孝宗,朱佑樘,1488年-1505年,弘治
武宗,朱厚照,1506年-1521年,正德
世宗,朱厚熜,1522年-1566年,嘉靖
穆宗,朱载垕,1567年-1572年,隆庆
神宗,朱翊钧,1573年-1620年,万历
光宗,朱常洛,1620年-1620年,泰昌
熹宗,朱由校,1621年-1627年,天启
思宗,朱由检,1628年-1644年,崇祯

朱元璋改名
朱元璋生于元朝天顺帝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未时,排行第八。父亲朱五四(后改为世珍),母亲陈氏。祖居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元天历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今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朱元璋原名重八,后改为兴宗。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后改名为德裕,最后再改名为元璋,字国瑞。朱元璋,也就是诛元璋 璋是一种特殊的武器,朱元璋的意思就是把自己比作诛灭元朝的武器。

诛元璋
老死而终。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下遗诏:“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朱重八原名朱八八
别称朱重八,朱八八,朱兴宗,朱国瑞,洪武帝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第一人,被称为大明太祖高皇帝。
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原的统治 ,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 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于应天,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葬明孝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