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婆的名字
2024-03-14 02:56:25 3
孟婆的名字
孟婆因为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生死轮回体系里居于起承转合的关键位置而被广泛熟知。
古代神话中孟婆就是一个在奈何桥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将要投胎的鬼魂们熬制孟婆汤,让他们喝下孟婆汤将他们前世的记忆全部洗去的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婆。
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心中的孟婆的形象,同样也是以前我脑子中呈现出的孟婆。
但是读了李莎女士的《孟婆传奇之渥丹篇》以后,发现我彻底喜欢上了作者笔下的孟婆。
在李莎女士的孟婆传奇系列作品中,孟婆并不是自始至终就是一个人,而是就像接班一样,一届接着一届的。
孟婆都是因种种原因无法投胎的人,他们当孟婆其实是在给自己赎罪。
当然罪责被赎清的时候,她们也是可以喝下孟婆汤去投胎进入新的轮回的。
《孟婆传奇之渥丹篇》这个故事里的孟婆就是一个叫渥丹的英姿飒爽、倾国倾城的女将军。
渥丹因为被最爱的人背叛,身负国仇家恨,在冥府忘川之中日日伤感,最后魂魄分离,一缕魂魄因为执念飘荡到人间,投胎成了一名女子,而失去完整灵魂的渥丹就在奈何桥边做了几百年的孟婆来赎清自己前世深重的罪责。
2.善良之花才能结出幸福之果。
李莎女士的《孟婆传奇之渥丹篇》这个作品自始至终都在向读者传递劝人向善的正能量,全文中除了渥丹的故事这个主线以外,还向我们讲述了很多小故事,其中都贯穿了这种因果报应、劝人向善的思想。
冥府里打扫藏经阁的招弟的前世今生就是一个穿插在故事主线中的一个小故事。
招弟这个名字听起来就知道是个可怜人,她生前投胎在边境的小村庄里,她的父母自成婚后,便一直一直期盼生个男孩儿延续香火,所以又相继生了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招弟自小在家里不受重视也受到很多折磨,更不幸的是招弟脸上左眼周围一出生就长了鸡蛋那般大小暗红色的胎记非常难看,所以一直嫁不出去。
直到弟弟妹妹都相继成家以后,终于到最后她要嫁给邻村一个瘸子了,但是在出嫁的路上,迎亲的毛驴遇到了毒蛇受惊后径直奔到悬崖掉下了悬崖一命呜呼了。
招弟觉得自己一生太苦,不愿再投胎为人,恳求冥帝收留了自己,她便守着冥府的藏金阁。
或许你会感叹命运真是不公平,明明招弟身前很努力地在生活,但是为什么还是那么悲惨呢?
其实所有不幸的根源就是她上一世种下的恶果。
招弟在几百年前是个终日上街乞讨时常在狗嘴里夺食小乞丐。
有一次,他偷了东西被人追打,就在他马上就要被打死时被一个路过的将军出手相救,还让他做了自己儿子的伴读。
将军的儿子对他情同手足、坦诚相待,但是他却为了得到君王的封赏背叛了将军的儿子。
让将军一家陷入了困境,将军的儿子也失去了生命和一生挚爱的女人。
在生死轮回体系中,每个个体前世种下的恶果,在喝下孟婆汤的时候被自己忘得一干二净,正所谓“喝一碗孟婆,忘记今生恨来世缘。”
但是生死轮回系统不会忘记,自己犯下的恶行和种下的恶果,生生世世都会伴随着他,直到被全部赎清。
所以善良的花才会结出幸福的果,想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请先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3.常怀畏惧之心,方能善良如初。
《孟婆传奇之渥丹篇》传递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作者的本意是通过这种读者喜闻乐见的故事的形式将劝人向善、多行善举的朴素思想贯穿其中。
作者的本意无疑是劝诫读者做到少动邪心、少做坏事、少种恶果的。
一个没有敬畏之心的人,做人做事都会失去底线,对自己对社会都是无益的。
只要每一个人都知敬畏,存戒惧,常怀畏惧之心,这样方能善良如初,那我们的社会就会越来越和谐,我们的世界也将越来越美好。

孟婆的全名叫什么
孟婆真名就叫孟婆。孟婆,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常驻在奈何桥边。她为所有前往投胎的灵体提供孟婆汤,以消除鬼魂的记忆。
在中国的古代传说里,孟婆是地府中专司掌管将生魂抹去记忆的阴使,关于孟婆的由来,民间出现最多的通常有三种说法。扩展资料孟婆传说:鸿蒙初开,世间分为天地人三界,天界最大掌管一切,人间即所谓的阳世人界,地即为阴曹地府。三界划定,无论天上地下,神仙阴官,俱都各司其职。
孟婆从三界分开时便已在世上,她本为天界的一个散官。后因看到世人恩怨情仇无数,即便死了也不肯放下,就来到了阴曹地府的忘川河边,在奈何桥的桥头立起一口大锅,将世人放不下的思绪炼化成了孟婆汤让阴魂喝下,便忘记了生前的爱恨情仇,卸下了生前的包袱,走入下一个轮回。
这种说法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道家典籍里,颇有中国传统思想中“人死如云散”,“一死百了”,“莫记已死之人恩怨”之类的意味。

孟婆指的是谁
第一种,孟婆是冥界本源所化之冥神
她乃是先天神明,拥有大神通。生来的职责便是完善冥界的轮回之道,消除一切轮回缺陷,而这轮回最大的缺陷便是生灵的记忆。于是,她便在奈何桥的桥头立起一口大锅,炼化成孟婆汤让阴魂喝下,阴魂喝了忘记了生前的爱恨情仇,卸下了生前的包袱,走入下一个轮回
第二种说法,孟婆就是孟姜女
她听闻自己的丈夫埋尸长城内,极度悲痛之下,哭倒了万里长城。但长城之下尸骸无数,根本无法分辨哪个是丈夫的,为了能忘记这些痛苦的记忆,她便就熬制了能使人忘记记忆的孟婆汤。后来上天念她思夫之情感天动地,就免了她的轮回之苦。让她在奈何桥畔熬制孟婆汤,所谓:“前世已了,今生善恶唯本心所念。”之意。
第三种说法,孟婆乃是尧帝的第二个女儿
《山海经》东荒有记:“帝尧之二女,游于江中,出入必风雨自随,故曰孟婆”由此可见孟婆最早说是尧帝的第二个女儿也即女英。并且在那时,他的女儿由于天生的神通,故也被世人奉为兴风布雨的风神。
在我国历史上,帝尧传位于帝瞬,并将娥皇女英一起嫁与他,成为一桩历史美谈。帝瞬为人敦厚,特别疼爱两个妻子,故双方感情都特别好。后帝舜意外死于苍梧,两姐妹闻讯前去寻找,伤心之下竟然跳入滚滚的湘江,化为江中女神。而这段记载也刚好解释了《山海经》中的“游于江中”。
或是爱之深,也或是想在轮回路上等回帝瞬,女英未曾去投胎,而是留在了幽冥,有了个全新的名字---孟婆。她居住于奈何桥上,以红尘种种泪水熬制孟婆汤,为过往灵魂送别。

泠妩地府孟婆
八十一岁。
孟婆,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常驻在奈何桥边。她为所有前往投胎的灵体提供孟婆汤,以消除鬼魂的记忆。在中国的古代传说里,孟婆是地府中专司掌管将生魂抹去记忆的阴使,

孟婆的凄美诗句
《黄泉路》
奈何桥上道奈何,是非不渡忘川河。
三生石前无对错,望乡台边会孟婆。
《此生》
步及黄泉路,踏上奈何桥;
又见忘川河,相聚望乡台。
颤刻三生石,一碗孟婆汤;
前世未厮守,今生亦无缘。
奈何桥上奈何魂,忆思前尘奈何生。
孟婆汤下红尘忘,唯盼来世不逢君。
《此生》
步入黄泉头不转,近闻忘川心无涟。
踏破奈何欲回首,及至望乡空悲叹。
回顾三生泪难断,怎奈忘情至眼前。
仰首饮尽此世泪,祈及下生不茫然。
3、《曼珠沙华》
彼岸花开开彼岸,忘川河畔亦忘川。
奈何桥头空奈何,三生石上写三生。
今生已知前生事,三生石上留姓氏。


孟婆在地府的地位
一、最高地位:
1、天齐仁圣大帝、酆都大帝。
2、鬼帝(蔡郁垒、神荼、赵文和、王真人、张衡、杨云、杜子仁、周乞、稽康)
3、罗酆六天(纣绝阴天宫、泰煞谅事宗天宫、明晨耐犯武城天宫、恬昭罪气天宫、宗灵七非天宫、敢司连宛屡天宫)
4、十殿阎罗(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
5、下属:崔府君、钟馗、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孟婆等小兵。
二、主要人物介绍——
1、天齐仁圣大帝
掌管大地万物生灵。
2、酆都大帝
道教神话中称酆都大帝又称酆都北阴大帝。地府冥界的最高神灵,主管冥司。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地狱之神。
3、罗酆六天
罗酆六天,中国传说中罗酆山的六天鬼神,主断人间的生死祸福。罗酆六天,指罗酆山的六天鬼神,主断人间的生死祸福。分别为:纣绝阴天宫、泰煞谅事宗天宫、明晨耐犯武城天宫、恬昭罪气天宫、宗灵七非天宫、敢司连宛屡天宫。
4、十殿阎罗
阎王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传说他是阴间的国王,人死后都要到阴间去报道,接受阎王的审判,生前行善者,可升天堂,享富贵,生前作恶者,会受惩罚,下地狱。又有之说。这一说法始于唐末。此十王分别居于地狱的十殿之上,因称此十殿阎王。
扩展资料:
整个阴曹地府就是如此的。在这些中国特有的冥神的体系中,还有佛教为了更好的在华夏大地上传教而创造出的一位地藏菩萨,而且,佛教徒给其安上了一个很好的广告词,那就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但是细细想来,确实很矛盾的一句话,地狱之中的幽冥就算都没了,可还有一个地藏菩萨,所以地狱永远空不了,他也永远成不了佛,这是后期令佛教徒很烦扰的一件事。同时,在其体系中,地藏更像民间组织,只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却管理不了。所以,地藏一说,未免有些画蛇添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