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名字
2024-04-14 14:51:25 2
清朝的名字
清朝的正式名称是大清,其中清是国号,大是修饰词,大在古代的含义是崇高的、伟大的。古时候不是人人都可以用大字来修饰,只有对人民群众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才能用大字,比如禹治水有功,因此人们尊称他为大禹。受此影响,封建王朝的正式国号都带一个大字,比如大秦、大汉、大宋、大清等等,身份地位较高的人也被称为大人。清朝的前身是大金国(史称后金),后来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大清。
清朝本是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入关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因此入关后的清朝贵族快速汉化,以中国自居。古时候中原王朝居神州之中,故自称中国;北部边疆被称为北狄,东部地区被称为东夷,南部地区被称为南蛮,西部地区被称为西戎。
因此不论大统一王朝国号如何变更,都可以以中国自居;清朝贵族认为自己也是炎黄子孙,入主中原后也以中国自居。清朝跟俄罗斯帝国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清朝以中国的名义与俄罗斯签约,俄罗斯私下被称为西方的罗刹国。此后清朝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一系列条约都以中国的名义签订。
由隆裕太后颁发的清帝逊位诏书中写道: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由此确定了中华民国全盘继承大清的政治遗产,诏书中中华民国前面也有一个大字,可见国号前加大是传统使然。在国号前加前、后、南、北、东、西都是后世史学家加上去的,并非当时那些国家的正式国号。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这个大字跟大清的大一样,因为英伦三岛的学名是不列颠,并非大不列颠。同理二战时的日本正式名称是大日本帝国,连朝鲜当时都自称大韩帝国!

清朝对外的正式名称是
一、1547年伊凡四世自称沙皇,建立沙俄(沙皇俄国),并在1721年由彼得一世改称俄罗斯帝国。
二、简介:
俄国,指历史上的俄罗斯帝国和今天的俄罗斯联邦,也指苏俄和苏联。
15世纪末,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称沙皇,建立沙俄,并在1721年由彼得一世改称俄罗斯帝国,对外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曾吞并欧亚多个国家,领土不断扩张。1914年8月,俄罗斯帝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在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宣布俄罗斯帝国灭亡。十月革命后建立了苏俄。1922年苏联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历经4年激烈的战事后取得了胜利,与美国一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被称为“超级大国”。1955年苏联与卫星国组成华约,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峙。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后,最大加盟国俄罗斯正式独立,继承了苏联的绝大部分军事力量,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二,并且拥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库。在“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中,俄罗斯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强国,其科技实力雄厚,特别是航空航天技术,位居世界前列。

清朝贵族小姐名字
清朝官员有俸禄,但是官家小姐是没有俸禄的,俸禄是国家发给在职官员的,官家小姐又不是官员,哪有俸禄
官家小姐的零用钱大多来自家里发的月钱,如《红楼梦》里的黛玉等每个月有二两银子的月钱
古代有俸禄的女性应该只有嫔妃公主和王妃之类的,说到底也是她们的家“皇家”发给她们的钱,只是算在了政府头上

清朝帝王一览表
所谓明君?个人认为,不仅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纲纪有序,忠言纳谏,体恤民情。更应该是一位领袖魅力极强,政治手段过硬,且有一定作为的帝王。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统治全国268年(1644--1911),期间涌现出了不少有作为的帝王。但是能称得上明君的。也就康熙,雍正而已。
康熙皇帝作为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除鳌拜,灭三藩,平定准噶尔,收取台湾。但其晚年墨守成规,吏治败坏,好大喜功,导致国库空虚也是一大败笔。
相对继任者雍正而言,接手的并不是一片盛世景象,相反国库空虚,吏治腐败,纲纪混乱,还有八爷党的政敌虎视眈眈。其继位后便积极推行新政:
整顿吏治(重用一大批有学识才干出身不好的汉人为官,像张廷玉、李卫、田文镜等)
设立军机处(这个绝对是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举措,沿用至今)
完善密折制度(了解下情,加强中央集权,官吏之间互相监督,举证)
火耗归公(雍正之前是没有地方经费的,都是地方官员自己筹集,火耗归公之后一部分划归地方使用,就是现在国家公共费用的雏形。)
摊丁入亩(减轻百姓赋税,刺激人口增长)
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虽牺牲了官绅利益,却维护了清朝统治)
废除贱籍(铲除了封建社会的一大毒瘤),等等一系列改革。
雍正皇帝,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在位一十三年。对康乾盛世的连续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绝对是历史上有为的君王之一,算得上一代明君。




满族姓氏
满洲八大姓是指大清王朝时满族的八个显赫的姓氏,但满族八大姓氏排名中并没有大家最熟悉的爱新觉罗氏,因为在满族的姓氏中,爱新觉罗虽然是皇室姓氏但只是个小姓,取而代之的则是: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禄氏这八大姓氏。
1、佟佳氏
佟佳氏本为地名,后因以为姓。佟佳氏氏族甚繁,支系众多,为满洲著姓,各旗满洲旗分均有分布,另佟养正支隶镶黄旗汉军旗分,佟养性、佟养材、佟山、佟养泽支隶正蓝旗汉军旗分,佟镇国、佟标、佟钊、佟养谦支隶镶红旗汉军旗分,是爱新觉罗氏在18世纪主要联姻对象,对佟姓延续后期在奉天地区起主要作用,是清朝后族的主要族群,一说源于锡伯族,托和尔秦氏。
2、瓜尔佳氏
瓜尔佳氏是女真族加古部落的称谓,一作瓜尔佳,后讹称为夹谷氏。而他们就以部落名称为姓氏,到明朝末期正式称为瓜尔佳氏。按不同的地区有苏完瓜尔佳氏(苏完尼瓜尔佳氏)、安图瓜尔佳氏、叶赫瓜尔佳氏、乌喇瓜尔佳氏等分支,入关后又有凤城瓜尔佳氏、金州瓜尔佳氏等分支,另外,瓜尔佳氏(关氏)家族还广泛分布于东北各地,如本溪、西丰、铁岭等。
3、马佳氏
马佳氏以地为名。原氏族起源地“嘉里库马佳”。《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七记有:“马佳,本系地名,因以为氏。其氏族散处于绥芬、马佳及各地方”。位于今黑龙江牡丹江一带。该氏族随军入关后少部分为官,大部分经商。本氏族起先多为镶黄旗和正红旗,入关后部分分支被封为正黄旗,后改汉字姓“马”“麻”等。
4、索绰罗氏
索绰罗是地名,今地待考。其族以地为氏,世居辉发、叶赫、讷殷、乌喇、索绰络(今地待考)等地。清代《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共收录了索绰络氏17支。从整体来看,满洲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均有索绰络氏分布,正白旗包衣、镶白旗包衣也有索绰络氏分布。从旗分来看,索绰络氏主要分布于镶红旗(4支)和正白旗(2支又包衣1支)。清朝灭亡后,那拉氏后人大多改为汉姓索。
5、赫舍里氏
赫舍里氏属于满洲正黄旗与镶黄旗,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也是中国在清朝时最重要及拥有最大权力的满洲人家族之一。赫舍里后裔将此姓氏简化为赫姓或何姓,亦有如英敛之的后人以名字中第一个字为姓的特例,在北京、辽宁、吉林等广泛地区有分布,现在汉姓一般以“李”“赫”“或”“何”“舍”出现。
6、富察氏
富察氏又作“傅察”、“富尔察”。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女真最古老的姓氏。该族世居沙济、叶赫、额宜湖、扎库塔、蜚悠城、讷殷、额库伦、吉林乌啦、长白山散居九处。后随汉习俗是以改写富.傅.付。富察氏支系繁多,是满族中仅次于关姓的大姓。
7、那拉氏
那拉氏,又译纳喇氏、纳兰氏,满族人的姓氏之一,是满族的一个大氏族,明末海西女真四部的王族姓氏。那拉氏在金朝时期被汉译为“纳兰氏”,是女真中的“白号姓氏”(贵族姓氏)。至明末,那拉氏分为叶赫那拉、哈达那拉、乌拉那拉、辉发那拉四大支系,并有所分化。清朝灭亡后,那拉氏后人大多改为汉姓那或南。
8、钮祜禄氏
钮祜禄氏亦写做“钮祜鲁氏”,在清朝是大姓,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长白山区,钮祜禄氏家族人丁兴旺,在清代满洲八旗中各旗均有分布,不单隶属一旗,清朝灭亡后,那拉氏后人大多改为汉姓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