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字号
2024-04-16 20:01:25 2
姓名字号
姓名字号,是华夏汉族宗族人名的一种称谓习俗。
古今人姓名均是代表个人的社会符号。
姓,是氏族、家族共用的名。名,是个人独用的姓。
除了名、字之外,古人还有称号的习俗。“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故又叫“别号”。别号多为本人自取,故更能从中标榜一个人的性格、情操。

古人怎么介绍姓和名
古人的名字是有寓意的,名字有三部分组成:姓氏、名、字;例如屈原,姓屈,名平,字原;关羽,名羽,字云长;李白,名白,字太白;杜甫,名甫,字子美等等;姓氏有家庭决定,而名字一般是有父母或长辈来命名,具体来说,字是名的解释和说明,还以屈原为例,名平,字原,原是平的解释,其实它们是同意。根据《礼记》记载,古人在20岁之前都是有名无字,在这期间,皆以名称之,而到了20岁这年,需要举行成人礼,并取字,此后便以字称之,不能再用名称呼,否则变为不礼。

姓,氏,名,字,号的区别
古代人的姓、氏、名、字、号都是有着严格的区分及不同的等级分配,不可随意称呼,否则会犯忌讳。包括到现在如果我们想要与陌生人沟通交流,一般也会礼貌的问“您贵姓”,“您尊姓大名”,以及在一些场合的排名都是按照姓名笔画的先后顺序来进行排名。
姓:姓在最开始被古代人作为具有共同血缘关系、共同血统的族号,一般用于区分和其他的种族,姓的由来一般也是各个种族部落所信仰的图腾来命名的。例如某个种族信仰龙,则这个种族的族号则为龙,即姓龙。据《春秋》所写,里面共记载的古姓有22个,其中有近一半的姓都带有女子旁,例:赢、姜、姬,所以推测出姓产生于当时的母系氏族社会,因为当时女性在社会中占有主导地位。
氏: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越来越多,姓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用于区分的目的,随着而来的便是“氏”的应运而生,二者的关系为“氏”是“姓”的一个分支,氏可以改变,但姓不可改变,例如,我们出生后名字可以改,但一般都统一跟随着父亲姓。这样的状况一直维持到秦汉时期,自汉以后,“姓”“氏”二者合二为一,统一为“姓”,且只有贵族才会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名:名的出现相当于个人的私人代号,而姓氏则是大家共有的,代表当时人的个体意识已经开始觉醒,当人们发现名的便捷之处后,便开始人人都用“名”。
字:字则是一些有身份人的象征,并且无论男女只有在成年后方才有资格取字,取字一般是用于让他人来称呼你,一般朋友或下属对你只称呼字,而不称呼名,否则表示对你的不尊重,例如我们现在的“直呼其名”,“指名道姓”等成语都是由此而来,在《三国》中,刘备作为上级为了表示对诸葛亮的尊重也一直称其为“孔明”,而不直接称其名。
号:号也为别称,外号,比如我们今天的艺名、笔名等都属于号的范畴,号在古时一般用于文人雅士之间的称呼,号的自由性则比较大了,可以自己取(一般为个人喜好或地名),也可以别人赠号,现在熟知的苏东坡、郑板桥等都是比较出名的。“东坡”“板桥”都为号。而一般来讲,有号的人都是比较有文化,有社会地位的人。

古代名人字号一览表
古人名、字、号
名字,据说上古时,婴儿由父亲取名,是在婴儿出生三个月后。除了有名,古人还有字。男子取字,是在二十岁举行冠礼时,女子取字,是在十五岁举行笄礼时。古人的名和字,往往有一定意义上的联系。例如颜回的字,叫子渊,渊是回旋的水流的意思,回是旋转的意思,回和渊有一定的意义上的联系。后来随着词语的发展,语义的演变,古人有些名和字的联系,就不太容易看出来了。
名字是人与人之间的特定称呼,是一个人的符号标志。今天,中国人的名字大多比较简单,都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姓”是沿袭祖辈、代表血缘关系的,“名”则含有长辈的殷切希望。
在中国古代,名和字不是一回事。“名”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所用的代表符号,“字”则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互训的,相为表里,所以又称表字。《白虎通·姓名》说:“或旁(傍)其名为之字者,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可见,古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大体相近或有关联。一种情况是名和字意义相同或相近。例如曾点,字皙。《说文》中说“点,小黑也”,而“皙,人色白也”。又如屈原,名平,字原。还有像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同义。另一种情况是名和字的意思正相反。
古人只有到了成年后才能取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这里的“冠”指的是古代男子的成人礼,意思是说,男孩长到二十岁举行“结发加冠”的成人礼的时候,就要取字。这是出于对成年男子的尊重和避讳,对于成人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而女孩到十五岁举行“及笄(jī)”的成人礼时就取字。
先秦的时候称呼一个人的名字,往往是先称字,再称名。例如孔子的先人叫孔父嘉,嘉是名,孔父是字。
古人名、字之外还有号古人有名字之外,经常还有个“号”。比如,李白姓李,名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号”其实就是名字之外的别名。尊称别人的时候要称人家的号,自己称号一般只用于自己的作品中。
早在周朝时,人们就开始取号了。《周礼》说,“号,谓尊其名,更为美称焉。”意思是说,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古代人物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我们熟知的唐代白居易号香山居土,宋代苏轼号东坡居士,辛弃疾号稼轩居士,清代郑燮号板桥等。宋以后,文人之间大多以号相称,特别是明清时代,人们把取号视为一种时尚,上至皇帝,下至一般黎民百姓,几乎人人都有号可称。
号一般是由本人所起,所以可以更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且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如有的人自称为“道人”、“山人”、“居士”,就是表示自己像出家人一样鄙视利禄、看透红尘。又如宋代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即所谓的六个“一”: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

个人字号名称大全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孔丘 :字仲尼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
刘备:字玄德,
曹操(155.2.24-220.1.15),一名吉利,字孟德,
屈原: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王羲之:字逸少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狄仁杰:字怀英
杜牧:字牧之,号樊山居士

输入姓名可以查身份证的软件
外网只能查:
(1)身份证号归属地;(身份证号前六位是地区码,可以凭此确定此人初次申报户口的县区市,但因为身份证号是终身不变的,一旦他迁移了户口,就无法确定目前的户籍所在区县市了)
(2)身份证号和姓名是否一致。
公民身份信息不属于信息公开内容,在外网上查不到。详细信息公安机关等特定部门才能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