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名字
2024-04-21 10:46:25 2
诗词 名字
冰心、娉婷、扶摇、清欢、清浅。
1、冰心,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全诗如下: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聘婷,出自宋代诗人卢祖皋《江城子·画楼帘暮卷新晴》中的“暗数十年湖上路,能几度,著娉婷。”
全诗如下:
《江城子·画楼帘暮卷新晴》
卢祖皋
画楼帘幕卷新晴。掩银屏。晓寒轻。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暗数十年湖上路,能几度,著娉婷。
年华空自感飘零。拥春酲。对谁醒。天阔云间,无处觅箫声。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
3、扶摇,出自《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出自其中文段: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 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 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4、清欢,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中的“人间有味是清欢。”
全诗如下: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5、清浅,出自宋代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诗句唯美取名
《一剪梅》“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描写出了一个人思念他人之景。非常有意境、有画面感的诗句,名字取自于此,可延伸其含义。
——可以取名字:“暮云”
其中“暮”意指傍晚;“云”意指云彩;两字搭配突出了夜晚的美,提取作为人名展现出女性善良、懂事、有气质的一面。非常悦耳动听、朗朗上口的,适合大家提取运用。
《小重山》“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描写出人生最大的寂寞,
大约就是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一模一样的的惆怅。
——可以取名字:“瑶琴”
延伸其诗意之感外,还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希望她善良、多才多艺、幸福。其中“瑶”本义指美玉,比喻美好,珍贵,光明洁白;“琴”意指琴棋书画,提取入名,取其意蕴之感。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释义你怎知起风了,衣袖知,好美的意境。
——可取名字:“疏雨”
此名妙之处,来源于“疏雨”与“淑女”发音相似,以此展现出女性魅力特点,且从其它含义来说,“疏雨”一名,意指独立、自律、青春。非常有意境的名字组合,好听且蕴含深意。
《花月令》“正月:兰蕙芬。瑞香烈。樱桃始葩。”整篇诗句描绘出四季之美,读来花香满溢。
——可以取名字:“兰蕙”
“兰蕙”一名很好的展现出女性阴柔之美同时,还很好的隐喻孩子品性的发展,纯洁、有修养、自律等。其中成语“蕙质兰心”延伸此名意境之感,使其名字更有出处。

古诗取名带意境的名字
当风吹过古道,我在诗境中徜徉;
梦回千年古寺,我是诗意的守望;
墨香浸透心灵,我是诗人的倾诉;
流年如水,我是岁月的旅行者;
静观花开花落,我是自然的颂歌;
心有灵犀,我是诗意的传递者;
山水画卷,我是意境的舞者;
古韵悠长,我是古诗的传承者;
心向远方,我是诗情的追寻者;
一曲琴音,我是古风的旋律;
墨染纸鸢,我是意境的飞翔者;
诗意盈怀,我是文字的抒发者;
浮生若梦,我是古诗的思索者;
心之所向,我是意境的追寻者。

藏在诗句里的绝美名字
樊梨花,樊恋(莲)(怜),樊嘉懿(美好的意思),樊梦芸(梦幻般的女孩),樊挽诗,樊雨轩,樊诗瑜,樊羽彤,樊雅琳(以“雅”入名,寓意“超脱、优雅”),等等吧~!其实与其让陌生人替你女儿取名,还不如自己查字典取~~那可是你的宝贝啊~!

诗经起名2023兔宝宝女孩
祝福2023年出生的孩子健康成长,恭喜兔年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顺顺利利的成长,越长越漂亮,越长越好看,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越走越远!

以诗词为名的名字
古诗中有很多诗是以曲为名的,如: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 南北朝·佚名《西洲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唐代·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宋代·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 唐代·王昌龄《采莲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