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的名字
2024-04-24 01:31:25 3
石的名字
大自然造就万物百态。石头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各种各样的石头有些名字非常好听。例如:鹅卵石、鱼黄石、玛瑙石等等都是石头好听文雅的名字。

石取名字大全
甘露井比较好听。南京最古老的甘露井,始建于西晋,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因水质清纯甘甜,被人誉为甘露井。1997年,雨花台风景区建甘露井亭于其上。亭呈八角,秀亭空透,古朴典雅,别具一格,大家注意向上看,亭顶部开有天井,与古井水面相辉映,形成坐井观天,井天一色的独特景观。“甘露井”,侧立“古蒙泉”二碑。石栏镌刻二龙戏珠。为甘露大师种茶时汲水处。县志载“井内斗水,雨不盈、旱不涸,口盖之以石”。取此井水烹茶则有异香。有着浓郁的乡村景色,茂林修竹,水桥流水,环抱农舍。林木覆盖,绵延至整个后山。这里是常绿针叶、阔叶混交林带,四季葱茏,春夏之际益发秀丽。

石姓取名女孩
石雨茜
石雨露
石雨那
石雨琳
石雨舒
石雨佳
石雨晔
石雨垚
石雨烨
石雨鹏
石雨霞
石雨彦
石雨伊
石雨洋
石雨蓉
石雨律
石雨苑
石雨方
石雨燕
石雨津
石雨菁
石雨语
石雨露
石雨阳
石雨谷
石雨卿
石雨琴
石雨霞
石雨菲
石雨馨
石雨瑾
石雨云
石雨江
石雨阳
石雨萌
石雨勤
石雨莎
石雨艳
石雨萌

世界十大怪石
1.金蛇狂舞
2.天然龙纹奇石
3.月宫玉兔
4.蚕丝神蛋
5.清“立峰”太湖石
6.天狗望月
7.玉山璞
8.桥虹迭翠
9.宋·天柱峰英石
10.逸云峰

石姓的著名人物
1、石申,生卒年待考。又名石申父、石申夫或石申甫,战国中期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开封人,是以其姓名命名月球背面的环形山的中国人之一。
著有《天文》八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浑天图》等。《天文》八卷与甘德的《星占》八卷,合称《甘石星经》,《甘石星经》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石申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是他与楚人甘德所测定并精密记录下的黄道附近恒星位置及其与北极的距离,是世界上最古的恒星表。相传他所测定的恒星,有138座,共810颗。
从唐代《开元占经》中保存下来的石申著作的部分内容看,其中最重要的是标有“石氏曰”的121颗恒星的坐标位置(今本《开元占经》中佚失6个星官的记载)。
现代天文学家根据对不同时代天象的计算来验证,表明其中一部分坐标值(如石氏中、外星官的去极度和黄道内、外度等)可能是汉代所测;另一部分(如二十八宿距度等)则确与公元前4世纪,即石中的时代相合。
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由于农业生产和制定历法的需要,中国的祖先很早开始观测天象,并用以定方位、定时间、定季节了。
2、石苞(?-273年),字仲容,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三国时曹魏至西晋重要将领,西晋开国功臣。西晋建立后,历任大司马、侍中、司徒等职,封乐陵郡公,卒后谥号为“武”。
石苞儒雅豁达,明智有器量,仪容很美,不计小节,时人说:“石仲容,姣无双。”早年石苞在南皮县担任职位较低的官职“给农司马”。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吉本叛乱失败后,谒者郭玄信外出,向典农司马寻找人驾车,典农司马于是推举石苞及邓艾,二人与郭玄信一同行至邺城。
走了十几里路后,郭玄信对他二人说:“凭你们的才学,将来能做公卿宰相。”石苞答:“我们是赶车的,怎么能够做公卿宰相呢!”由此深得郭玄信赏识。
到邺城后,任官的事还未有定案,石苞唯有在邺城卖铁为生,市长赵元儒有知人之名,见到石苞后甚为赏识,并与他结交。赵元儒感叹说:“石苞有远大的器量,应当作皇帝的辅佐之臣。”从此,石苞的名字得到传扬。
后来,石苞结识了吏部侍郎许允,他请求到小县城做官。许允说:“你和我才能一样,为什么去小县呢?我应把你推荐给朝廷。”石苞听后叹息不已,没想到许允如此欣赏他的才能。
3、石守信(928年-984年) ,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开国将领。
石守信在后周时,参与高平之战、淮南之战,累官殿前都指挥使、义成军节度使,与赵匡胤结为异姓兄弟,成为“义社十兄弟”的成员。
北宋建立后,率军讨平李筠、李重进叛乱,出任马步军副侍卫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等职。自杯酒释兵权后,他便专事聚敛,积财巨万。宋太宗时期,石守信曾随征辽朝,累封卫国公。
太平兴国九年(984年),石守信去世,享年五十七岁。追封威武郡王,赐谥“武烈”。
宋朝建立后,石守信列在六位主要开国元勋(翊戴功臣)之首,升任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并改兼归德军节度使。
建隆元年(960年)四月,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反宋,赵匡胤立即派石守信为主帅与高怀德率前军进讨,并先后于长平(今山西长子南)、泽州(今晋城)南,击败李筠军。赵匡胤亲往督战,攻下泽州,李筠自焚死,泽、潞平,石守信以功加同平章事。
同年九月,淮南节度使、原后周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在扬州造反,赵匡胤又派石守信为扬州行营都部署、兼知扬州行府事,为南征军主帅,赵匡胤随后也亲征督战。十一月,石守信率军攻占扬州,李重进自焚死,淮南平。
建隆二年(961年),石守信升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移镇郓州。同年七月,赵匡胤解除宿将兵权,石守信改任天平军(今山东东平)节度使,虽保留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军职,“其实兵权不在也”。
建隆三年(962年)九月,石守信深知赵匡胤的心意,自己上表请求解除兵权,被免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之职,专任天平军节度使。 开宝六年(973年),石守信升为兼侍中。
4、后晋高祖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太原人,粟特族,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
年轻时朴实稳重,寡于言笑,喜读兵书,重视李牧、周亚夫行事,隶属于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参与后梁朱温与李克用、李存勖“梁晋争霸”。冲锋陷阵,战功卓著。
后唐末帝李从珂即位后,拜河东节度使,封赵国公,赐号“扶天启运中正功臣”,君臣相互猜忌。 清泰三年(936年),起兵造反,为后唐兵马围困于太原,遂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并甘做“儿皇帝”。随后,在契丹援助下,称帝灭亡后唐,定都汴梁,建立后晋。
天福七年(942年),忧郁成疾,病逝,时年五十一,庙号高祖,谥号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葬于显陵(今河南宜阳县)。
纵观石敬瑭之一生,起初靠骁勇善战发迹,继而因廉政而扬名。在战乱频繁之际,他借契丹人的援助问鼎中原,建立了后晋王朝。
由于甘当百依百顺的“儿皇帝”,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外族,并且每年给契丹贡送布帛三十万,以换取契丹人对自己皇位的支持,从而将北方的百姓拱手送到契丹人残酷的铁蹄统治之下。从此,中国有了“儿皇帝”这一可耻的称呼。
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的做法,对后世带来的影响也极为深远,直接导致以后黄河以北、以东地区的北方土地几乎无险可守,袒露于外族的威胁之下,为后来四百余年间契丹、女真、蒙古族南下入侵中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石姓男孩新颖的名字
石浩晖 石竣修 石佳合 石昂良 石歌亦 石春喧 石远康 石文皖 石科钓 石坤境 石泰杭 石乾瑾 石成冀 石振丰 石祺本 石靖威 石景旭 石道哥 石群朝 石铭杰 石锦豪 石湘贺 石虹今 石圳和 石加维 石家震 石赤逸 石钎峥 石开亮 石梓旨 石瑶珽 石辰舜 石琛琰 石奎奉 石升居 石佩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