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的名字
2024-04-25 10:16:25 3
嘉庆的名字
爱新觉罗·永琰。
爱新觉罗·永琰是乾隆帝的第十五个儿子,生母是令贵妃魏佳氏。乾隆帝决定在乾隆六十年后正式禅位给永琰,改元嘉庆。
乾隆为了让儿子永琰避开名字讳,特意把“永琰”改成“颙琰”。

咸丰帝传位给谁
清朝同治皇帝载淳膝下无子,是同辈的载湉(光绪帝)继承皇位。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清朝第十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
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纳拉氏。
在位13年(1861-1874年)。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崩于皇宫养心殿,终年19岁。葬于河北省遵化清东陵之惠陵。庙号穆宗。谥号: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

清朝12位皇帝的顺序
1努尔哈赤(年号天命)
2皇太极
3顺治
4康熙
5雍正
6乾隆
7嘉庆
8道光
9咸丰
10同治
11光绪
12宣统(清末帝溥仪)
清朝十二个皇帝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称谓。有名字,有庙号,有谥号,有年号,还有称大行皇帝。
"庙号",清朝十二个皇帝,除了宣统以外,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辞海》解释:"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称庙号。始于殷代,其后历代封建帝王,都有庙号。"
"谥号",清朝十二个皇帝除了宣统,每一个皇帝都有一个谥号。《辞海》解释:"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
"年号",在过去没有公元纪年,从殷代开始用干支纪年,譬如说甲午年;后来采用帝王纪年,每个帝王他要有年号来纪年。因为皇太极两个年号,先叫"天聪",后叫"崇德",所以清朝十二个皇帝,有十三个年号。过去把一个年号叫一朝,这样清朝十二个皇帝就出现了十三朝,所以就有《清宫十三朝演义》。
"大行皇帝",这个皇帝死了,入土之前新的皇帝还没有举行登极大典,这个时候已经死了这个皇帝称呼为"大行皇帝"。
第一个皇帝努尔哈赤(名),庙号"太祖",谥号先叫"武皇帝",后叫"高皇帝",年号"天命",全称"承天广运神功圣德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第二个皇帝皇太极(名),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年号先"天聪"后"崇德",全称"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第三个皇帝顺治(年号,以下同),名"福临",庙号"世祖",谥号"章皇帝",全称"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第四个皇帝康熙,名"玄烨",庙号"圣祖",谥号"仁皇帝",全称:"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第五个皇帝雍正,名"胤禛",庙号"世宗",谥号"宪皇帝",全称:"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第六个皇帝乾隆,名"弦歴",庙号"高宗",谥号"纯皇帝",全称:"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第七个皇帝嘉庆,名"永琰",庙号"仁宗",谥号"睿皇帝",全称:"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第八个皇帝道光,名"绵寜",庙号"宣宗",谥号"成皇帝",全称:"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第九个皇帝咸丰,名"奕詝",庙号"文宗",谥号"显皇帝",全称:"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
第十个皇帝同治,名"载淳",庙号"穆宗",谥号"毅皇帝",全称:"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
第十一个皇帝光绪,名"载湉",庙号"德宗",谥号"景皇帝",全称:"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第十二个皇帝宣统,名"溥仪",也被尊为"清逊帝"或"末皇帝"。2004年,清皇室家族后代已协商为溥仪追加谥号为愍帝,庙号为恭宗。

雍正的名字
雍正皇帝的真名是爱新觉罗·胤禛,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乌雅氏。爱新觉罗.胤禛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是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康乾盛世能进入鼎盛时期,使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达到其最高峰,雍正帝居功至伟,无可或缺。

嘉庆颙琰怎么读
颙琰拼音:yóng yǎn
爱新觉罗·颙琰——嘉庆帝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yóng yǎn](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汉族)。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为和硕嘉亲王。 颙琰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颙琰对贪污深恶痛绝,他肃清吏治,惩治了贪官和珅等人。但他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对统治阶级的肃贪力度有限,以致于收效不大。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
他在位期间正值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这时期发生了白莲教之乱,八旗生计、河道漕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鸦片亦流入中国。清朝出现了中衰。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驾崩,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昌陵。

乾隆的名字
乾隆名字叫:爱新觉罗·弘历。
中文名:弘历
外文名:Emperor qianlong
别名:元寿(幼名)、十全老人(自称)、文殊皇帝(西藏尊号)、腾格里特古格奇汗(蒙古汗号)
登基起止时间:公元1736年-1796年
重要事件:平定准格尔、《四库全书》编撰、
在位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所属朝代:清代
职 业:皇帝
出生时间:1711年9月25日
去世时间:1799年2月7日 享年八十九
爱新觉罗·弘历,雍正皇帝的四阿哥、和硕宝亲王,算上被追尊的努尔哈赤他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也是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后的第四位皇帝,即清高宗,俗称乾隆皇帝。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氏字辈为: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爱新觉罗家族,经四百余年的演变,逐步汉化。首先体现在名字的汉化上。清康熙朝前,爱新觉罗家族的名字均用满语。为了标明直系与远支的区别,康熙帝在给诸皇子命名时一律用"胤"字,给皇孙命名一律用"弘"字。
这是爱新觉罗氏行辈用字之始。不过,当时康熙帝未必想用汉字排列一个行辈顺序,因为他没有要求皇子皇孙以外的人也用这个字命名。但《玉牒》中载,康熙帝诸子名字除胤祯外都用"允"字,因此有的人以为"胤"字不对。
其实,康熙帝诸佣际怯?胤"字命名的,胤祯继帝位后,为避圣讳才将其兄弟的"胤"字改为"允"字。乾隆帝弘历不讲忌讳,其兄弟之名都保留了"弘"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