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钧瓷店名
2024-07-28 10:41:10 3
导读: 内蒙古博物院:战国的鹰顶金冠、元代钧窑“小宋自造”香炉和查干诺尔龙 五大名窑钧瓷器型大全 许昌钧窑瓷器:犹如天空中的晚霞一般 “夏都”“钧都”、“药都”好听的传统瓷器名字 南宋官窑、钧窑等中国传统瓷器种类 六大窑系 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汝窑、耀州窑等古代钧瓷店名
在五楼。
内蒙古博物院有三件不可不看的镇馆之宝——战国的鹰顶金冠、元代钧窑“小宋自造”香炉和查干诺尔龙,查干诺尔龙是白垩纪时期内蒙古地区发现的最大的恐龙。除此之外,馆藏文物多达15万件组,展示着这片土地的别样风采。
元代钧窑“小宋自造”香炉是镇馆之宝之一,出土于1970年,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器型最大、最完整、制作最精湛的钧窑香炉。最让人感兴趣的是“小宋自造”的铭文,“小宋”即工匠名字,“自造”就是自己制造,足以见古人就已有了相当明确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什么是钧瓷
亦作“汝窰”。北宋著名的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汝州市境内,古代属汝州,故名。元祐初年曾继定窑之后为宫廷烧制瓷器,与官窑、钧窑、哥窑、定窑合称五大名窑。所产瓷器,胎骨深灰色,釉色近于雨过天青或淡白,釉汁莹厚滋润,或有棕眼隐纹像蟹爪。亦指汝窑所产瓷器。
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

钧瓷器型大全
钧瓷有四大特点,首先,釉色丰富多彩,以美妙著称,因为含有铜,烧制后的釉色青中带红。其次,器型端庄浑厚,线条简洁明朗,表面拥有立体感色点或针尖状星点。同时,釉面上可看到蚯蚓走泥纹。另外,在器物底部可见数字一到十的刻字。
1、釉色
钧窑瓷器的釉色丰富多彩,以美妙而著称,具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天然效果。钧窑瓷器的釉是一种乳浊釉,其中含有少量的铜,这才使得烧出来的釉色青中带红,犹如天空中的晚霞一般。
2、器型
钧窑瓷器的器型端庄浑厚,线条简洁明朗,十分适合釉色的溢彩流动。因为经过高温烧制的原因,钧窑瓷器的器型表面拥有立体感的色点或针尖状的星点,让人叹为观止。
3、釉面
钧瓷的釉面上常常可以看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这些细线被称为“蚯蚓走泥纹”,呈现在是一条条逶迤延伸、长短不一、自上而下的釉痕,就好像蚯蚓在泥土中游走一般。
4、刻字
钧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盆托、梅瓶等等,花盆、盆托、尊等器物的底部往往刻有1-10的数目字,表示着一套器物的大小序号,还有的会刻有“奉华”等字样。

钧瓷产地是哪里的
钧瓷的产地是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神垕镇
禹州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都地,禹州古称夏禹国,启大诸侯于“钧台”,以“钧台”命名,窑曰“钧窑”,是中国“五大名瓷”之一-钧瓷的唯一产地,也是明清时期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
钧瓷名镇神垕位于禹州市西南部,山岭起伏,群山环抱,东有角子山、凤翅山,西有牛头山、牛金山,南有大刘山,北有云盖山,中部有东西走向的乾鸣山。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

好听的古代瓷器名字
1.红陶
红陶在中国出现最早,红陶烧成温度在900度左右,根据考古发掘资料,黄河流域距今8000千年的裴李岗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都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褚陶为主.
2.彩陶
彩陶是用赭、红、黑和的等色绘饰的陶器.它是在陶器未烧以前就画在陶坯上,烧成后彩纹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有的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磕白色陶衣,使彩绘节纹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陶衣,使彩绘花纹更为鲜明.

钧瓷种类
一、北宋官窑
不仅是我国陶瓷史上第一个由朝廷独资投建的"国有"窑口,也是第一个被皇帝个人垄断的瓷器种类。
二、南宋官窑
南宋官窑是官方的烧造瓷器的窑场,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时,建立修内司、郊坛下窑,生产宫廷专用御品,故称"南宋官窑"。
三、钧窑
钧窑,作为中国传统瓷文化正宗,历史悠久的风格传承至今。
四、定窑
定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
五、越窑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窑,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
六、汝窑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窑址位于宋时河南汝州境内而得名,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和汝州市张公巷均发现汝窑烧造。
七、磁州窑
磁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
八、吉州古窑
吉州窑以产品精美,尢以黑釉瓷产品著称,其“木叶天目”和“剪纸巾花天目”饮誉中外。
九、耀州窑
耀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窑系。
十、龙泉窑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宋代六大窑系。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