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名字
2024-04-09 00:41:25 3
长春名字
长春市别名北国春城。
长春,简称“长”,古称喜都、茶啊冲,别称“北国春城”。
长春俗称有:“汽车城”、“电影城”、“文化城”“光电之城”“科技文教城”、“大学之城”、“森林城”、“雕塑城”“会展之都”、“东方波士顿”、“国际轨道交通之都”等称谓。
长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众多历史古迹、工业遗产和文化遗存,也是中国四大园林城市之一,享有“北国春城”的美誉。

吉林长春的名字寓意
长春这个名称最早可追溯至清朝乾隆年间,那时清廷在吉林地区设置了长春将军署。据说当时这一带的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因此被命名为“长春”,寓意着“永远蓬勃生机、春常在心”的美好愿景。随着时光的推移,长春这个名称被沿用至今,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代表和标志。

长春有什么好寓意
富贵长春是对北海银茶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北海银茶的表彰,意思是: 北海银茶是发财之茶、富贵之茶,长寿之茶。
一盏瓷碗,四面牡丹花开繁盛,红绿错彩,隐喻富贵繁华;中间再书“富贵长春”,既象征丰衣足食,又直抒胸臆:长葆青青,既富且贵。
贵为权势 ,长为有寿 ,福气如海之濶;寿誔追山之高;权贵如日中天。

长春市以前叫什么名字
长春地名演变:
上古——茶啊冲(肃慎语长春发音)
早商——喜(三个七字)都,喜州
商朝——德惠城,合龙城
两汉——扶余王城,天罡城
唐朝——书山府
渤海——隆州府,龙州府
辽(契丹)——耶律德光城
金朝——隆州白龙府、宽城府(宽城子) ,隆州黄龙府(农安县)
元明——城灭废墟
清朝——长春厅、长春府、长春县
民国——长春 、宽城子
满洲国——新京
当代——长春
一、长春之所以叫长春的原因:
1、第一种说法来自《长春县志》的记载:长春厅“设治地点,原在长春堡较东偏数里,命名由此起。而建治之处,土人更名之日,新立城云。”因厅设于长春堡附近,故名长春。
然而长春堡之名的由来据1982年《长春地名》资料记载,长春堡是由新迁居此地的汉族人命名的,取吉祥之意。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长春堡是沿用辽金时代长春州的旧名,因为此地原属于长春州辖境。《吉林地志》(民国二年版)和《增订吉林地理纪要》(民国二十年版)均认为长春一名源于长春厅,而长春厅是沿袭了辽金时的长春州而得名。
2、第二种说法认为,长春之名是以长春花而命名的。《满洲地名考》中提到,“长春之意,是蔷薇的异名。”持同种说法的《辽史》、《吉林通志》也有类似记载:“花名长春,柔枝纷披,取以名地。”
此外,近人对这种说法也进行了考证,其结论为:长春这个地名是以花命名的。远在辽金时期,长春一带生着许多柔枝纷披、花团锦簇的长春花,也就是蔷薇科野生月季花。月季花从古至今一直叫长春花,是由月月开花而得名的。
3、认为长春一词来自距今约7000年前古老的肃慎语“茶啊冲”,这是古代肃慎人祭天时的祈福之语。因为祈福之地在喜都,所以后世渐用“茶啊冲”取代喜都(汉译转音为“长春”),成为地名。
二、从新京改回长春:
1945年8月,苏联红军攻入满洲国,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7日满洲国灭亡。8月20日苏军占领新京,并实行军事管制。12月20日新京改回旧名长春。现代 1945年12月20日,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在长春市设置长春市政府,隶属吉林省。

长春最开始叫什么名字
长春地名演变:
上古——茶啊冲(肃慎语长春发音)
早商——喜(三个七字)都,喜州
商朝——德惠城,合龙城
两汉——扶余王城,天罡城
唐朝——书山府
渤海——隆州府,龙州府
辽(契丹)——耶律德光城
金朝——隆州白龙府、宽城府(宽城子) ,隆州黄龙府(农安县)
元明——城灭废墟
清朝——长春厅、长春府、长春县
民国——长春 、宽城子
满洲国——新京
当代——长春

吉林省名字由来
“吉林”二字,为满语“吉林乌拉”,原意是指此地靠近松花江之意。吉林旧时称为“船厂”,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洪熙元年(1425年)及宣德七年(1432年),都派遣辽东都指挥使刘清在此地造船,准备远征,故称“船厂”。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为征罗刹(当时沙俄),也在此造船。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修建吉林城池,康熙十五年(1676年)宁古塔将军移驻船厂。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宁古塔将军改称为镇守吉林乌拉等处将军(简称吉林将军)。
这也是吉林省正式设治之始,吉林城成为防御沙俄入侵和发展经济的边外军事重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