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窦姓男宝宝取名
2024-05-29 18:37:51 3
导读: 2020年,一个姓窦的男孩被命名为窦太后,她被称为大汉帝国四百年来风云与山的奠基者。窦皇后的双亲早逝,使窦氏家族陷入困境。薄太后下令追封窦后之父为安成侯,并慷慨赏赐了窦长君和窦少君兄弟。《老子》这部书描述了辕固生不识时务的情景。窦太后愤怒地说:“难道一定要司空城旦书,要他到猪圈里去与猪搏斗?”文帝和王臧官宣布:武帝不再重视儒生,这对政治影响如何?窦广国来到长安寻找亲人。吕氏外戚提倡“退让君子,不敢以富贵骄人”。窦太后希望景帝立刘武为皇位继承人,但公卿大臣以古制和祖训为由反对。在“文景之治”盛世,窦氏推行黄老之术,实行宽政待民。窦太后担心如果开战,可能会毁掉文景时期积累的成果。后来的武帝表示,西汉政权尚未与西域建立联系,仍处于无法彻底消灭匈奴的阶段。窦太后是中华帝国最后一位奉行“黄老思想”的统治者。西汉政权从刘邦时期的“以民生息”发展到“无为而治”。2020年出生的鼠宝宝取了一个大气的名字。医学中的“窦”指的是什么?光武帝曾贬斥窦太后,后来因罪被杀,并被封为安丰侯。他曾担任冀州牧、大司空、代行卫尉事及领将作大匠。《窦氏联珠集》的编译版记录了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的生活,这发生在北宋仁宗时代。《酒谱》收录了与酒相关的故事、掌故和传闻。程朱理学从窦太后到元廷,奠定了朱熹思想的基础。景帝刘启以黄老治国,后来的汉武帝也不敢重用儒生。张注天曹的父亲梦到:以前的罪孽积累,但他做了很多善事,挽回了天意,带来了好运。窦太师提到金代的医学家和针灸学家,窦氏对《针经》本义进行了研究,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2020窦姓男宝宝取名
当今桂姓现状为:人口不多,分布面较窄。
桂姓是我国古老姓氏,但2020年全国总人口仅约 50万人,在当今中华百家姓排名中最新名列第 224 位,位于卜姓之后,窦姓之前。当今桂姓主要分布在湖南、安徽等地,两省桂姓约占全国汉族桂姓人口71%。

男宝宝取名大全
宏泰,喆俊,烁景,惟然,浩恒,成卓,麟轩,承斌,宏朋,伟柏,胜泽,震辉,广志,烨乐,云博,润琛、麟轩、承斌、弘秋,仲鸿、宏朋、阳瑞,正君、杰昱、宸科、翌望,伟柏、温廷、曜霖,胜泽、修尘、曜喆、恩仁,智光、政耀、烨乐,喆俊、奇宸、恺盛、煜韦,博林、天育、谦石、文伟,令棋、宾泽、子轩、建涛,辰远、震辉、政轩、勇毅,鑫栋、凯柏、科聪、兴秋,锐嘉、致文、伟宣、绍文,健国、晗煊、宏玮、骏春,君昶、文轩、哲杰、伟双,阳乐、永晨、浩刚、智灿,乐彦、钰佑、圣冰、恒翰,宇楚、康森、元健、鹤明,涵容、煜鹏、煜浩、盛博博林,绍文,乐彦,煜浩,建涛

窦姓寓意深刻的名字
窦太后(公元前205-前135)名漪,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西汉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道家治国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和大汉帝国四百年风云江山的奠基者。 窦氏出身贫寒,她的父亲为了逃避秦乱,隐居于观津钓鱼,却不幸堕河而死,遗下三个孤儿,汉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宫女,窦氏年幼应召入宫 西历195年,高祖刘邦驾崩,吕雉作为皇太后操纵国政。当时,吕后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每个王五名,窦氏也在选中之列。 窦氏因家在清河,离赵国近,希望能到赵国去。她向主持派遣宫女的宦官请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赵国的花名册里。这个宦官在分派宫女时却把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误放到去代国的花名册里了。她于是去了代国。虽然这不是她的心愿,但到了代国,代王刘桓却非常喜欢她,先与她生了个女儿刘嫖,后又生了两个儿子:刘启和刘武 【家族状况】 代王原来的王后生了四个儿子后不久去世。等到代王成为汉文帝后,原王后生的四个儿子也相继病死。 这样,文帝即位不久,于前元元年(前180)三月封窦姬为皇后,长子刘启立为太子,刘嫖封为馆陶长公主,幼子刘武先封为代王,后封为梁孝王。 窦皇后双亲早亡,葬在观津,薄太后下令追封窦后之父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并在家乡清河郡安置陵园,其规格和仪式与薄太后父亲的灵文园一样。 窦后有兄弟二人,兄长为窦长君,弟为窦广国。广国字少君,在四五岁时,因家境贫困,被人掳掠贩卖到外地,渺无音讯。后又被人辗转贩卖了十几户人家,最后到了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在那里替人家进山挖石炭。一天黄昏,山崖边有一百多人在睡觉,山崖突然崩塌,睡在崖边的人都压死了,只有少君脱险逃生。没几天,他跟随主人到了长安,在那里他听说新封的皇后姓窦,原籍在观津。窦广国离家的时候虽然年纪幼小,却记得自己的籍贯和姓氏,还隐约记得与姊姊一起去采桑叶,从树上摔下来的情景。他把这些事详细的写下来后,托人转交给了窦后。窦后见到了这些材料后,把广国召来并详细问了其它一些情况,果然是她的亲弟弟。皇后还要弟弟回忆一些过去的情景,少君回忆道:「姊姊离我西去的时候,我记得在驿站分别时,讨来米汤水给我洗头,临走时又给我吃了饭才走的。」当窦后听到此情时,握看弟弟的手已泣不成声。窦皇后重赏两个兄弟,都把他们安置在京师居住。后来又为他俩请了有德行的长者与他们住在一起,对他们进行教育。由于这样,窦长君、窦少君兄弟俩后来成为谦让有礼的君子,不敢因为地位显贵而盛气凌人。 【左右朝政】 窦皇后生病,后来双目失明。文帝去世后,景帝刘启即位,窦皇后成了皇太后。窦太后溺爱幼子刘武,赏赐不可胜数,恨不得让他登上皇位。景帝对这个同胞手足也感情至深,不仅同辇进出,而且想传位于他。初元三年(前154),当时还未立太子,在一次家宴上,景帝曾从容对刘武说:「我千秋万岁后,把皇位传给你。」刘武口上辞谢,内心却很欢喜。窦太后听了也极高兴。皇太后又提出想以武为嗣,征求大臣意见。大臣们都反对,刘武继位之事也就作罢。 窦氏一族有三人封侯:兄窦长君早死,其子窦彭祖封为南皮侯,其弟窦少君封为章武侯,其侄窦婴,任命为大将军,封为魏其侯。 窦太后信奉黄老之学。景帝和窦姓宗族不得不读《老子》,并推尊其学说,因此她在世时「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史记·儒林传》)。景帝时她曾召博士辕固生问他《老子》是怎样的一部书,辕固生不识时务,猝然答道:「这不过是部平常人家读的书,没什么道理。」窦太后大怒道:「难道一定要司空城旦书吗?」话中讥讽儒教苛刻,比诸司空狱官,城旦刑法。辕固生一听想转身就走,不料被太后喝住,要他到猪圈里去与猪搏斗。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彻(汉武帝)见辕固生为一文弱书生,恐不敌猪,就投进一把匕首,才让辕固生把猪刺死。因此景帝在位十六年,始终未用儒生。刘彻即位后,太皇太后闻他好儒,大为不然,常出面干预朝政。武帝也不便违忤祖母,所有朝廷政事,都随时向她请示。当时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迎鲁耆儒申公来朝,并建议仿古制,设明堂辟雍,改历易服,行巡狩封禅等礼仪,还建议今后政事「可不必事事请命东宫」。太皇太后听罢,怒不可遏,命武帝下令革去赵绾、王臧官职。至她去世前,武帝不再敬重用儒生,可见她在政治上的影响。 【皇太后】 在刘恒胜负帝前,他的结发妻子便病逝了,她所生的四儿子在刘恒君临天下后也先后病死,所以刘恒把窦氏当做夫人看待,公元前180年,代王刘恒即位为汉文帝,即位不久,群臣上书,奏请立皇太子。这时诸子中,只有窦氏之子刘启年龄大,刘启便被立为太子。母以子贵,窦氏被册立为皇后,次子刘武先被封为代王,两年后改封为淮阳王,女儿刘嫖,被封为“馆陶长公主”。 由于窦氏出身贫苦,同情百姓的悲惨遭遇,常劝文帝节俭,减轻百姓的负担,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汉书·文帝纪》)后来,窦氏的兄弟窦长君,窦广国到长安认亲,汉文帝见到两位国舅,十分高兴,分了不少田地和房屋给他们,并留他们住在长安,宰相灌婴和周勃认为两位国舅出身寒微,没有很好读书,应选择有品德的教师对他俩加强教育,以免重蹈吕氏外戚作乱的覆辙,窦氏兄弟“由些退让君子,不敢以富贵骄人。”(汉书·外戚传》) 过了几年,窦氏年长色衰,在一场大病中失明,她遂渐失宠。文帝另有新欢。对此,窦皇后自然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暗自悲吧而已。 便她欣慰的是,最喜欢的小儿子刘武在前168年改封为梁王。 前一五七年(汉文帝后元七年),汉文帝病逝。皇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景帝,尊窦氏为皇太后, 景帝即位的第四年,梁王刘武入朝,景帝款待他,喝的兴起时景帝对皇太后说死后将帝位传与刘武,太后听了十分高兴。因她宠爱小儿子刘武上,但她的侄子窦婴却进言道:“父子想传,是汉代的祖制,怎可如此。”此言得罪了太后,没几天窦太后便下令把窦婴从皇戚的名册中除名。 窦太后一心想让景帝立刘武为皇位继承人。但景帝只酒后失言,并非真心,但不如此做又会违背母后的意愿,正左右为难之际,公卿大臣以古制、祖训为由,坚决反对此事。景帝乘机立儿子刘荣为皇太子,但不到一年,景帝便因事废黜,窦太后乘机再次进言,要立刘武为嗣。 这时有个叫袁盎的大臣上书说此事不妥,景帝乘机立刘彻为太子,窦太后的愿望再次落空,而梁王刘武听说袁盎从中作梗,便派刺客去刺杀袁盎,景帝龙颜大怒,命令缉捕凶手,刘武怕事情败露,迫令刺客自杀,又托姐姐去向母后说情,在太后的干预下,此事不了了之,但从此景帝开始疏远梁王。 公元前144年,梁王刘武病死。窦太后闻讯整日涕泣,不吃不喝,经常大骂:“皇上果然杀了吾儿!”景帝孝顺,闻之有些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姐姐馆陶长公文给景帝出主意,让景帝把梁国一分为五,刘武的五个儿子都封王,五个女儿都赐给汤沐邑,太后方转悲为喜。 这时,窦太后双目失明,她喜欢黄老之术,景帝及窦氏兄弟也不得不读《老子》而尊黄老之术。“黄老”是指黄帝和老子,道家也尊黄老为祖,主张无为而治,宽政待民,窦氏经历文景二朝,史称“文景之治”的盛世,与推行黄老之术的宽民政策有很大关系。 对于窦太后推行道家治国理念的前提,主要是西汉经历过白登山之变之后,发现自己现行国力尚未强大到当时的北方匈奴政权进行对抗甚至灭掉对方的水平,国内刚刚经历过战争,急需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生产,因此,从文帝执政开始,西汉中央政府开始在全国彻底推行道家治国理念,全面实行轻徭赋垦荒地的国家经济基本方针,后虽经过七国叛乱的干扰,但国家总体经济形势已经不可逆转的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到了景帝时期,国家经济实力已经空前强大,已经具备了和北方匈奴政权相抗衡的实力,但是此时,窦太后做出了一个判断:如果此时开战,不但无法取得胜利,反而可能将文景以来积累下来的成果毁于一旦。有大臣不解,太后接着进行了分析:国民经济实力尽管大增,但是发展成果根基尚浅,很容易被大规模战争所动摇,而且当时的军队建设由于发展经济为前提也有所懈怠,军队的训练和将领的选拔有所松弛;况且此时匈奴的实力尚未削弱,其军队战斗力非常强悍,而且如果北击匈奴,没有强大的骑兵部队是无法剿灭的,而且当时西汉的养马业更是比较松弛,马也比不上匈奴的汗血宝马,耐久力不行,更为重要的是,当时西汉尚未和西域取得联系,一旦发兵必然是孤军深入,而且对于匈奴内部的情报掌握也不稳定,综合这些因素,尽管汉朝已经非常强悍,但是仍旧处于无法剿灭匈奴的阶段上。后武帝即位,尽管汉武大帝几次要求出兵均遭否决的原因也在这里,但窦太后一直都在精心准备着剿灭匈奴的军备建设,为武帝后来彻底剿灭匈奴打下来坚固的经济和军事基础。 太皇太后】 西历前141年,景帝病死,太子刘彻即位,是为武帝,尊窦太后为太皇太后。 窦太后死于西历前135年(汉武帝建元六年)时年约七十一岁。太皇太后去世,与文帝合葬霸陵。 后世评价】 窦太后是中华帝国最后一位拥附「黄老思想」的统治者,在她的影响下,西汉政权能继续由刘邦时期定下的「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自她之后,没有一为中华帝国的统治者能像她一样真正的以「黄老思想」来「无为而治」。

鼻窦炎中医叫什么名字
您好 鼻窦炎是会引起头晕头痛,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嗅觉失灵等不适症状的,是可以服用霍胆丸治疗观察看看,避免受风寒着凉,注意饮食清淡,不要吃辣的,避免长时间感冒等,霍胆丸主要成分:广藿香叶、猪胆粉,具有芳香化浊,清热通窍的功能。必要时到医院手术治疗。

2020鼠宝宝大气名字
2020年是鼠年2021年是牛年,2O19年是猪年。十二生肖排行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所以鼠前一年是猪,后一年是牛。生肖的上辈人规定下来的,谁也不能改变。这样也好有一个压缩,谁也不能争先恐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按这个来定下来了

医学中的窦是啥意思
2008-11-11 22:35窦 婴:西汉大臣。字王孙(公元前?-公元前131),观津(今河北省衡水东)人。窦太后侄。吴、楚七国之乱时,被景帝认为大将军,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破,封魏其侯。武帝初,任丞相。推崇儒术,反对道表法里的黄老学说,为窦太后贬斥。后因罪被杀。
窦 融:字周公(公元前16年-公元62年),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西北)人,世代仕官河西。新莽时封建武男,后因参加镇压绿林、赤眉农民军,拜渡水将军。新朝灭亡,降更始政权,求任张掖属国都尉。更始覆灭,被张掖、武威、酒泉、金城、敦煌五郡长吏推为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据境自保。他先奉隗嚣正朔,后见光武帝号令严明,有意投靠。时光武帝闻河西殷富,士卒精壮,也遣使与他联络。建武五年(29年),融接受东汉政权凉州牧的官职。八年,光武帝征隗嚣,融率部来会合,击破隗嚣后,封安丰侯。陇蜀平定,融奉召入京,历任冀州牧、大司空、代行卫尉事兼领将作大匠。窦氏贵宠,一门先后一公、二侯、三公主、四二千石,府邸相望京邑,奴婢以千计。融子放纵,多行不法。永平二年(59年)从兄子窦林因罪处死,明帝令融就第养病。岁余,融上卫尉印绶。五年卒,年七十八岁。
窦 威:字文蔚,汉代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西北)人,太穆皇后从父兄也。初为汉高祖丞相府司录参军,博物多识,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终内史令。集十卷,今存诗一首。
窦 宪:字伯度。东汉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西北)人,是窦融之曾孙,领兵出塞3000余里,大破匈奴,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拜大将军,总揽大权。和帝既长,愤其骄纵,与中常侍郑众等合谋,迫令自杀。
窦 武:字游平(?-168),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西北)人。桓帝延熹八年(165年)以长女被选入宫,拜侍中;女于同年冬被立为皇后,遂迁越骑校尉,次年改官城门校尉。时正第一次党锢之祸,上书为党人求情。桓帝死,无子,与其女窦太后迎立灵帝,任大将军辅政,封闻喜侯。他引用陈蕃、李膺、杜密等党人参政,合谋杀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事泄,反为曹节等所杀。
窦 巩:字友封(772或773-831或832),唐扶风平陵人。窦庠弟。宪宗元和二年进士。袁滋辟为从事及掌书记。入朝拜刑部郎中。元稹观察浙东,奏为副使后兼御史中丞。平居与人言不出口,时号“嗫嚅翁”。工五言诗。与兄窦常、窦牟、窦群、窦庠合有《窦氏联珠集》。
窦 苹:字之野,生卒年不详,生活在北宋仁宗时代。《酒谱》杂取有关酒的故事、掌故、传闻计十四题,包括酒的起源、酒的名称、酒的历史、名人酒事、酒的功用、性味、饮器、传说、饮酒的礼仪,关于酒的诗文等,内容丰实,多采“旧闻”,且分类排比,一目了然,可以说是对北宋以前中国酒文化的汇集,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此书成书于宋仁宗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后收入于陶宗仪《说郛》中。其“酒之文十三”,本收《酒德颂》、《醉乡记》、《清河先生传》三篇前人关于酒的文章。
窦 默:字子声(1196-1280),初名杰,又字汉卿,元代广平府肥乡县兴教乡人(现邯郸市肥乡县)。窦默是我国元代杰出的政治家、理学家、教育家和医学家。窦默自幼熟读诗书,广结朋友,和许衡、姚枢等当时的理学家共同探讨程朱理学,“凡经传、子史、礼乐、名物、星历、兵刑、食货、水利之类,无所不讲”,无所不学。广泛涉猎,无止的追求,使他的儒学知识更为丰富和系统化,特别是朱熹思想的渗透,形成自己一套观点,为他日后出仕元廷,辅佐世祖,成就帝业,奠定了基础。
窦太后:中华帝国黄老学派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名漪(公元前205-公元前135),河北清河郡观津人,在吕后时被选入宫。吕后赏赐每个诸侯王宫女五名,窦漪也在被选之列。因家在清河,窦姬请求分配的宦官把她分到离家较近的赵国去。但宦官把事给忘了,她被分配到代国去,就这样她到了代国,但代王刘恒非常喜欢她,和她生了刘启和刘武。窦姬信奉黄老之学(道家学说,“黄”指黄帝,“老”指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宽政待民)在她的影向下,景帝刘启以黄老治国,在以后的日子里黄老思想成为治世的主流思想直到窦太后逝世为止,历经文、景二朝,再她逝世前汉武帝也不敢重用儒生。
窦建德:隋朝漳南人。聚众起事,据河北诸郡,称夏王,建号五凤。隋大业十四年炀帝南游江都,为字文化及所杀,时王世充在洛阳自称郑王,奉越王侗为帝,建德亦奉朝命。世充旋杀侗自称帝,建德亦称夏帝。唐武德三年,李世民(秦王)击世充。建德出兵救世充。四年,战败被俘,斩于长安。享年48岁。
窦燕山:名禹钧,号燕山。后周渔阳人。在五代后晋时,明瞒暗骗,势压贫贱,不讲天理良心,30无子。传说一夜其父送梦,对燕山说:“你心德不端,恶名张注天曹,日后无子,兼且无寿。速要改恶从善,大积阴德,广行方便,挽回天意,改过呈祥”。燕山醒来将父梦中的话牢记在心,从前之恶,不再敢为,而且广行方便,家中又设立义馆,请明师教训,帮助家贫子弟读书。他创办过40多所义学,官作谏议大夫,由他推荐提拔成名的青年不计其数。一夜又梦见父亲说:“你今阴功浩大善名张注天曹,后有5子,齐登科甲,寿添89岁”。此后修身积德,更加殷勤。后来,果然连生仪、严、侃、偶、傅五子,由于他教子有方,5子勤奋学习,先后登科。
窦叔向:字遗直,京兆(今陕西省扶风)人。唐代宗大历初登进士第,代宗时,常衮为相,引为左拾遗、内供奉。衮贬,出为溧水令,复迁工部尚书。诗法谨严,有诗传世。五子群、常、牟、庠、巩,皆工词章,著有《联珠集》行于时。窦叔向工五言,名冠时辈。有集七卷,今存诗九首。
窦汉卿:金代有医学家。名默。广平肥乡人,曾官居太师,故世称窦太师,,精针灸八脉穴法,著有《针经指南》、《标幽赋》为是书主体内容,因行文典雅,论理精湛,元明诸名家皆宗之。论其体用,《标幽赋》之于针灸实如《烟波钓叟歌》之于遁甲也。
窦默(公元1196~1280年),字子声,早年名杰,字汉卿,河北广平肥水乡人。官至翰林侍讲学士,日召文馆大学士,卒后赠大师,追封魏国公,谥文正。擅长针灸,是金元时代著名针灸学家,元兵伐金时,南走渡河。医者王翁,妻以女,使业医。在蔡州时,得李浩之铜人针法,遂以针术救人。一说曾得道人丘长生之传。元代王开,季传其术。撰有《针经指南》、《疮疡经验全书》、《铜人针经密语》、《指迷赋》等著作。窦氏强调针灸与经络、脏腑、阴阳与治病的关系,对取穴宜忌,补泻《标幽赋》手法深有研究,创治病八法为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子午捣臼、进气、留气、抽添。窦氏在重点地发挥了《针经》本义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治验和心得,将针灸理论与实践中较为幽微、深奥、隐晦的意义,用歌赋的体裁,综合阐述,通俗易懂,便于习诵,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其时,有一同姓同字(汉卿)医家,亦以医业,故元代学者多称窦默为北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