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宝宝取名屿
2024-07-09 05:51:10 1
导读: 台湾日月潭:明珠之冠 光华岛 长春净月潭:绿色明珠 山水宜居宜业 泉州清源山、鲤城、刺桐城——榕城之门 漳州九龙江流:闽州都督府置武荣州 “兴德化民”与“莆田五代”的启示 三元、明溪两县的崛起之道:龙岩、汀州、南平、平定南疆 “南平”首次以地名形式出现在闽北大地上龙宝宝取名屿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潭,渊也,意为水深的地方,传说中常有蛟龙出没。畅游天下名潭,饱览旖旎风光,感受龙的灵气
1、台湾日月潭位于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堪称明珠之冠。有“海外别一洞天”之称。区内依特色规划有景观、自然、孔雀及蝴蝶、水鸟、宗教等六个主题公园,还有八个特殊景点。日月潭由玉山和阿里山漳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环潭周长35公里,平均水深30米,水域面积达900多公顷,日月潭中有一小岛,远望好象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珠子,名“珠子屿”。抗战胜利后,为庆祝台湾光复,把它改名为“光华岛”。岛的东北面湖水形圆如日,称日潭,西南面湖水形觚如月,称月潭,统称日月潭。
2、长春净月潭位于长春市东南部,被人们誉为绿色明珠,素有台湾日月潭姊妹潭之称。山青水秀、林木繁茂,空气清新宜人,环境优越,净月潭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现已成为吉林省省级度假区。净月潭一年四季,景色各异,令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是春季踏青、夏季避暑、秋季赏红叶、冬季滑冰、滑雪的绝佳去处.....
3、安徽宣城桃花潭,位于泾县以西40公里处,南临黄山、西接九华山,与太平湖紧紧相连,因唐代诗人李白《赠汪伦》――\

屿字适合龙宝宝起名字吗
1福州别称榕城。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因“州西北有福山”,始称“福州”。
隋唐时期,福州还曾两度被命名为“泉州”。唐武德六年(623),析建州闽县等地复设泉州(即今福州市),到了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泉州”为“闽州”。直到唐代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改闽州为福州。
福州还被称为“三山”,因城内于山、乌山、屏山“三山”鼎峙,闽江宛如绿带穿城而过,“三山一水”成为榕城主要标志。
宋朝时,因岛上产“一茎数穗”稻而名“嘉禾屿”。
2.厦门
明初朝廷在岛上筑城寨,取名“厦门”,寓意祖国大厦之门。
之后郑成功又把厦门称为“思明洲”,因岛上白鹭群集,人们也称之为“鹭岛”。1935年厦门正式设市。
3.泉州
清源山因山中有清泉,也称为泉山,泉州之名就得于清源山。
泉州简称“鲤”,别名“鲤城”、“刺桐城”,唐久视元年(700年),于今泉州鲤城置武荣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四县。 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隶属闽州都督府。泉州建制自此开始。莆田、清源二县属泉州所辖。天宝元年(742年),唐廷下诏改州为郡,泉州易名清源郡。乾元元年(758年),清源郡复为泉州。
4.漳州
九龙江流经漳州一段称为“芗江”,因此古称此地为芗城。又有一说法:唐时,陈元光父子带兵入闽,辟泉州、潮州中间地,置漳州,因最初州驻地有一河流而命为“漳江”,才有了漳州之名。
汉初,芗城以梁山为界,北属闽越国,南属南海国。
晋至南北朝,北属南安郡龙溪县、兰水县,南属义安郡绥安县。至隋开皇十二年(592年)并兰水、绥安入龙溪,今漳州境域才结束分属两郡状况。
唐垂拱二年(686年)建州(今云霄县西林村),辖怀恩、漳浦2县,因州治傍漳江而名漳州。民国2年(1913年)废府设汀漳道。
5.莆田
五代时期,当地战火连天,到宋朝时期才得以平定。宋太宗给此地取名兴化,寓“兴德化民”之意。早先的原著民,称这里为蒲口,因在蒲草上开辟田地,故改“蒲口”为“蒲田”,后演地名为“莆田”,意为海水退尽,“莆田”地名由此孕生。
宁德古为七闽地。唐开成间(836~840年),析长溪县宁川、古田县东北地置感德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场置县,取宁川之“宁”、感德之“德”命名宁德县,属长乐府。
6.三明
相传远在唐代,当地有一安氏产下三胞胎,分别取名龙元、狮元、豹元,三兄弟皆英杰有名于世,于是“三元”就这么诞生了。
1956年,三元、明溪两县合并为一县,各取两县原名的首字,合称“三明”县,并一直被沿用下来。
1983年改名为三明市。
7.汀州
毓秀钟灵古汀州,几多往事足风流。古时汀州府就是如今龙岩的大部分地区,唐开元年间,闽西置州,取长汀溪名之,名为汀州,也有说是州城的河流朝南方为“汀”。
8.龙岩
是中国唯一以“龙”字命名的城市龙岩曾经是远古时代“古闽人”的天堂,是“闽越人”的祖籍地和“南海国”的国都所在地及其中心区域,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是河洛人的祖居地之一。客家文化、河洛文化和土著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竞放异彩。
(196年)汉献帝派兵入闽平定南疆后,设立南平县,寓平定南疆之意。
这是福建省历史最早见于记载的五个县之一。“南平”这个名称也首次以地名形式出现在闽北大地上。
9.南平
豪杰指剑州,来者皆问津。南唐时,南平称为剑州,宋朝改为南剑州,是当时八闽州府之一。宋代时,南平是福建的经济文化中心。
南平有四千多年的历史,10个县(市、区)建县都在千年以上,是福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中原文化入闽的主要通道。
南平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道文化、齐天大圣文化、张三丰太极文化的发源地。特别是著名理学家朱熹在南平“琴书五十载”,朱子理学不仅影响中国800年文化,还远播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
